×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程式設計】
【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程式設計】
【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程式設計】
【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程式設計】

【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程式設計】

NT$1680
已售:19

薑偉生博士FRM。


1693472708602897.png

10008.jpg

10009.jpg

【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程式設計】

內容簡介

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已經深度融合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數學正是開啟未來大門的鑰匙。 不是所有人生來都握有一副好牌,但是掌握“數學+程式設計+機器學習”絕對是王牌。 這一次,學習數學不再是為了考試、分數、升學,而是投資時間、自我實現、面向未來。 為了讓大家學數學、用數學,甚至愛上數學,在創作這套書時,作者儘量克服傳統數學教材的各種弊端,讓大家學習時有興趣、看得懂、有思考、更自信、用得著。

鳶尾花書有三大板塊——程式設計、數學、實踐。 數據科學、機器學習的各種算灋離不開數學,本册《矩陣力量》是“數學”板塊的第2本,主要介紹常用線性代數工具。 任何數學工具想要從一元推廣到多元,比如多元微積分、多元統計,都繞不開線性代數。

《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 Python編程》共25章內容,可以歸納為7大板塊:向量、矩陣、向量空間、矩陣分解、微積分、空間幾何、數據。 《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 Python編程》在講解線性代數工具時,會穿插介紹其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領域的應用場景,讓大家學以致用。 《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 Python編程》讀者群包括所有在工作中應用數學的朋友,尤其適用於初級程式師進階,大學本科數學開竅,高級數據分析師,人工智慧開發者。

作者簡介

薑偉生博士FRM。

勤奮的小鎮做題家,熱愛知識視覺化和開源分享。 自2022年8月開始,在GitHub上開源“鳶尾花書”學習資源,截至2023年6月,已經分享3000多頁PDF、3000多幅向量圖、約1000個程式碼檔案,全球讀者數以萬計。

目錄

緒論1

第1章不止向量7

1.1有數據的地方,必有矩陣8

1.2有矩陣的地方,更有向量10

1.3有向量的地方,就有幾何12

1.4有幾何的地方,皆有空間17

1.5有數據的地方,定有統計20

第2章向量運算23

2.1向量:多面手25

2.2行向量、列向量27

2.3向量長度:模,歐氏距離,L2範數31

2.4加減法:對應位置元素分別相加减35

2.5標量乘法:向量縮放36

2.6向量內積:結果為標量37

2.7向量夾角:反余弦43

2.8余弦相似度和余弦距離45

2.9向量積:結果為向量47

2.10逐項積:對應元素分別相乘50

2.11張量積:張起網格面51

第3章向量範數57

3.1 Lp範數:L2範數的推廣58

3.2 Lp範數和超橢圓的聯系61

3.3 L1範數:旋轉正方形64

3.4 L2範數:正圓66

3.5 L∞範數:正方形69

3.6再談距離度量71

第4章矩陣77

4.1矩陣:一個不平凡的表格79

4.2矩陣形狀:每種形狀都有特殊用途81

4.3基本運算:加减和標量乘法85

4.4廣播原則86

4.5矩陣乘法:線性代數的運算覈心88

4.6兩個視角解剖矩陣乘法90

4.7轉置:繞主對角線鏡像92

4.8矩陣逆:“相當於”除法運算94

4.9迹:主對角元素之和95

4.10逐項積:對應元素相乘97

4.11行列式:將矩陣映射到標量值98

第5章矩陣乘法105

5.1矩陣乘法:形態豐富多樣107

5.2向量和向量107

5.3再聊全1列向量112

5.4矩陣乘向量:線性方程組116

5.5向量乘矩陣乘向量:二次型120

5.6方陣乘方陣:矩陣分解123

5.7對角陣:批量縮放124

5.8置換矩陣:調換元素順序127

5.9矩陣乘向量:映射到一維128

5.10矩陣乘矩陣:映射到多元130

5.11長方陣:奇异值分解、格拉姆矩陣、張量積133

5.12愛因斯坦求和約定136

5.13矩陣乘法的幾個雷區138

第6章分塊矩陣143

6.1分塊矩陣:橫平豎直切豆腐145

6.2矩陣乘法第一視角:標量積展開149

6.3矩陣乘法第二視角:外積展開150

6.4矩陣乘法更多視角:分塊多樣化154

6.5分塊矩陣的逆160

6.6克羅內克積:矩陣張量積160

第7章向量空間165

7.1向量空間:從直角坐標系說起166

7.2給向量空間塗顏色:RGB色卡178

7.3張成空間:線性組合紅、綠、藍三原色179

7.4線性無關:紅色和綠色,調不出青色183

7.5非正交基底:青色、品紅、黃色184

7.6基底轉換:從紅、綠、藍,到青色、品紅、黃色187

第8章幾何變換189

8.1線性變換:線性空間到自身的線性映射191

8.2平移:仿射變換,原點變動195

8.3縮放:對角陣196

8.4旋轉:行列式值為1 200

8.5鏡像:行列式值為負205

8.6投影:降維操作207

8.7再談行列式值:幾何視角208

第9章正交投影215

9.1標量投影:結果為標量217

9.2向量投影:結果為向量218

9.3正交矩陣:一個規範正交基222

9.4規範正交基性質226

9.5再談鏡像:從投影視角229

9.6格拉姆-施密特正交化231

9.7投影視角看回歸233

第10章數據投影241

10.1從一個矩陣乘法運算說起242

10.2二次投影+層層疊加245

10.3二特徵數據投影:標準正交基249

10.4二特徵數據投影:規範正交基254

10.5四特徵數據投影:標準正交基259

10.6四特徵數據投影:規範正交基263

10.7數據正交化269

第11章矩陣分解277

11.1矩陣分解:類似因式分解278

11.2 LU分解:上下三角279

11.3 Cholesky分解:適用於正定矩陣280

11.4 QR分解:正交化282

11.5特徵值分解:刻畫矩陣映射的特徵286

11.6奇异值分解:適用於任何實數矩陣290

第12章Cholesky分解295

12.1 Cholesky分解296

12.2正定矩陣才可以進行Cholesky分解297

12.3幾何角度:開合299

12.4幾何變換:縮放→開合302

12.5推廣到三維空間305

12.6從格拉姆矩陣到相似度矩陣309

第13章特徵值分解313

13.1幾何角度看特徵值分解315

13.2旋轉→縮放→旋轉317

13.3再談行列式值和線性變換320

13.4對角化、譜分解323

13.5聊聊特徵值328

13.6特徵值分解中的複數現象330

第14章深入特徵值分解333

14.1方陣開方334

14.2矩陣指數:幂級數的推廣335

14.3斐波那契數列:求通項式337

14.4馬爾科夫過程的平穩狀態339

14.5瑞利商342

14.6再談橢圓:特徵值分解346

第15章奇异值分解353

15.1幾何視角:旋轉→縮放→旋轉355

15.2不同類型SVD分解359

15.3左奇异向量矩陣U 360

15.4右奇异向量矩陣V 363

15.5兩個視角:投影和數據疊加365

第16章深入奇异值分解369

16.1完全型:U為方陣371

16.2經濟型:S去掉零矩陣,變方陣372

16.3緊湊型:非滿秩373

16.4截斷型:近似374

16.5數據還原:層層疊加375

16.6估計與誤差:截斷型SVD 379

16.7正交投影:數據正交化382

第17章多元函數微分387

17.1偏導:特定方向的變化率388

17.2梯度向量:上山方向392

17.3法向量:垂直於切平面396

17.4方向性微分:函數任意方向的變化率398

17.5泰勒展開:一元到多元402

第18章拉格朗日乘子法407

18.1回顧優化問題408

18.2等式約束條件410

18.3線性等式約束414

18.4非線性等式約束415

18.5不等式約束417

18.6再談特徵值分解:優化視角420

18.7再談SVD:優化視角423

18.8矩陣範數:矩陣→標量,矩陣“大小”426

18.9再談數據正交投影:優化視角428

第19章直線到超平面437

19.1切向量:可以用來定義直線438

19.2法向量:定義直線、平面、超平面441

19.3超平面:一維直線和二維平面的推廣443

19.4平面與梯度向量446

19.5中垂線:用向量求解析式451

19.6用向量計算距離453

第20章再談圓錐曲線457

20.1無處不在的圓錐曲線459

20.2正圓:從組織圓到任意正圓460

20.3組織圓到旋轉橢圓:縮放→旋轉→平移463

20.4多元高斯分佈:矩陣分解、幾何變換、距離468

20.5從組織雙曲線到旋轉雙曲線474

20.6切線:搆造函數,求梯度向量476

20.7法線:法向量垂直於切向量479

第21章曲面和正定性481

21.1正定性483

21.2幾何視角看正定性485

21.3開口朝上抛物面:正定486

第22章數據與統計501

22.1統計+線性代數:以鳶尾花數據為例502

22.2平均值:線性代數視角503

22.3質心:平均值排列成向量505

22.4中心化:平移508

22.5分類數據:加標籤510

22.6方差:平均值向量沒有解釋的部分512

22.7協方差和相關性係數514

22.8協方差矩陣和相關性係數矩陣517

第23章數據空間523

23.1從數據矩陣X說起524

23.2向量空間:從SVD分解角度理解527

23.3緊湊型SVD分解:剔除零空間529

23.4幾何視角說空間532

23.5格拉姆矩陣:向量模、夾角余弦值的集合體537

23.6標準差向量:以數據質心為起點540

23.7白話說空間:以鳶尾花數據為例543

第24章數據分解549

24.1為什麼要分解矩陣? 550

24.2 QR分解:獲得正交系555

24.3 Cholesky分解:找到列向量的座標557

24.4特徵值分解:獲得行空間和零空間559

24.5 SVD分解:獲得四個空間562

第25章數據應用567

25.1從線性代數到機器學習568

25.2從隨機變數的線性變換說起572

25.3單方向映射574

25.4線性回歸578

25.5多方向映射582

25.6主成分分析584

----------------------------------

10006.jpg10007_副本.jpg10007.jpg10008.jpg

【數學要素: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程式設計】

編輯推薦

這是一套前所未見的數學書,更是一套具備極高顏值的書。 薑偉生博士自謙“小鎮做題家”,實際上他是國際著名金融企業的金融科技專家。 很難想像一比特以“術數”為業的金融家具備如此徹底的分享動機,同時,薑博士有著卓越的藝術品位和設計能力,不僅承擔了這套書的精深內容,更承擔了全系圖書的整體設計。 希望讀者從枯燥的常規數學書中解脫出來,賞心悅目地慢慢走入繽紛的數學宇宙。

內容簡介

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已經深度融合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數學正是開啟未來大門的鑰匙。 不是所有人生來都握有一副好牌,但是掌握“數學+程式設計+機器學習”絕對是王牌。 這次,學習數學不再是為了考試、分數、升學,而是投資時間、自我實現、面向未來。 為了讓大家學數學、用數學,甚至愛上數學,在創作這套書時,作者儘量克服傳統數學教材的各種弊端,讓大家學習時有興趣、看得懂、有思考、更自信、用得著。

《數學要素:全彩圖解+微課+ Python編程》打破數學板塊的藩籬,將算數、代數、線性代數、幾何、解析幾何、概率統計、微積分、優化方法等板塊有機結合在一起。 從加、减、乘、除四則運算講起,主要內容包括:第1、2章講解向量和矩陣的基本運算; 第3章講解常用幾何知識; 第4章講解代數知識; 第5、6兩章介紹坐標系; 第7、8、9三章介紹解析幾何; 第10章到第14章都是圍繞函數展開; 第15章到第19章講解微積分以及優化問題內容; 第20、21兩章是概率統計入門; 《數學要素:全彩圖解+微課+ Python編程》最後四章以線性代數收尾。

《數學要素:全彩圖解+微課+ Python編程》內容編排上突出“圖解+程式設計+機器學習應用”。 講解一些特定數學工具時,《數學要素:全彩圖解+微課+ Python編程》會穿插介紹其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領域應用場景,讓大家學以致用。

《數學要素:全彩圖解+微課+ Python編程》雖標榜“從加減乘除到機器學習”,但是建議讀者至少具備高中數學知識。 如果讀者正在學習或曾經學過大學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就更容易讀了。

作者簡介

薑偉生博士FRM。

勤奮的小鎮做題家,熱愛知識視覺化和開源分享。 自2022年8月開始,在GitHub上開源“鳶尾花書”學習資源,截至2023年4月,已經分享2000多頁PDF、2000多幅向量圖、約1000個程式碼檔案,全球讀者數以萬計。

目錄

緒論1

第1章萬物皆數7

1.1數位和運算:人類思想的偉大飛躍9

1.2數位分類:從複數到自然數11

1.3加减:最基本的數學運算15

1.4向量:數位排成行、列18

1.5矩陣:數位排列成長方形19

1.6矩陣:一組列向量,或一組行向量23

1.7矩陣形狀:每種形狀都有特殊性質和用途25

1.8矩陣加减:形狀相同,對應位置,批量加减26

第2章乘除29

2.1算術乘除:先乘除,後加减,括弧內先算31

2.2向量乘法:標量乘法、向量內積、逐項積34

2.3矩陣乘法:最重要的線性代數運算規則36

2.4矩陣乘法第一視角40

2.5矩陣乘法第二視角43

2.6矩陣除法:計算逆矩陣46

第3章幾何49

3.1幾何緣起:根植大地,求索星空51

3.2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54

3.3角度和弧度60

3.4畢氏定理到三角函數62

3.5圓周率估算初賽:割圓術64

第4章代數69

4.1代數的前世今生:薪火相傳71

4.2集合:確定的一堆東西72

4.3從代數式到函數75

4.4楊輝三角:代數和幾何的完美合體79

4.5排列組合讓二項式係數更具意義82

4.6楊輝三角隱藏的數位規律85

4.7方程組:求解雞兔同籠問題86

第5章笛卡兒坐標系91

5.1笛卡兒:我思故我在93

5.2坐標系:代數視覺化,幾何參數化94

5.3圖解“雞兔同籠”問題100

5.4極座標:距離和夾角102

5.5參數方程:引入一個參數103

5.6坐標系必須是“橫平豎直的方格”? 104

第6章三維坐標系107

6.1三維直角坐標系109

6.2空間平面:三元一次方程110

6.3空間直線:三元一次方程組114

6.4不等式:劃定區域117

6.5三大類不等式:約束條件120

6.6三維極座標126

第7章距離131

7.1距離:未必是兩點間最短線段132

7.2歐氏距離:兩點間最短線段134

7.3點到直線的距離140

7.4等距線:換個視角看距離144

7.5距離間的量化關係146

第8章圓錐曲線149

8.1圓錐曲線外傳150

8.2圓錐曲線:對頂圓錐和截面相交152

8.3正圓:特殊的橢圓155

8.4橢圓:機器學習的多面手157

8.5旋轉橢圓:幾何變換的結果160

8.6抛物線:不止是函數164

8.7雙曲線:引力彈弓的軌跡166

第9章深入圓錐曲線169

9.1圓錐曲線:探索星辰大海171

9.2離心率:聯系不同類型圓錐曲線172

9.3一組有趣的圓錐曲線173

9.4特殊橢圓:和給定矩形相切175

9.5超橢圓:和範數有關179

9.6雙曲函數:基於組織雙曲線184

9.7圓錐曲線的一般形式186

第10章函數191

10.1當代數式遇到坐標系193

10.2一元函數:一個引數194

10.3一元函數性質197

10.4二元函數:兩個引數202

10.5降維:二元函數切一刀得到一元函數205

10.6等高線:由函數值相等點連成208

第11章代數函數211

11.1初等函數:數學模型的基礎212

11.2一次函數:一條斜線214

11.3二次函數:一條抛物線218

11.4多項式函數:從疊加角度來看221

11.5冪函數:底數為引數224

11.6分段函數:不連續函數228

第12章超越函數231

12.1指數函數:指數為引數233

12.2對數函數:把連乘變成連加235

12.3高斯函數:高斯分佈之基礎238

12.4邏輯函數:在0和1之間取值240

12.5三角函數:週期函數的代表243

12.6函數變換:平移、縮放、對稱246

第13章二元函數251

13.1二元一次函數:平面253

13.2正圓抛物面:等高線為正圓257

13.3橢圓抛物面:等高線為橢圓260

13.4雙曲抛物面:馬鞍面264

13.5山谷和山脊:無數極值點265

13.6錐面:正圓抛物面開方267

13.7絕對值函數:與超橢圓有關269

13.8邏輯函數:從一元到二元272

13.9高斯函數:機器學習的多面手274

第14章數列277

14.1芝諾悖論: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279

14.2數列分類281

14.3等差數列:相鄰兩項差相等282

14.4等比數列:相鄰兩項比值相等284

14.5斐波那契數列287

14.6累加:大寫西格瑪288

14.7數列極限:微積分的一塊基石299

14.8數列極限估算圓周率301

第15章極限和導數305

15.1牛頓小傳307

15.2極限:研究微積分的重要數學工具308

15.3左極限、右極限310

15.4幾何視角看導數:切線斜率312

15.5導數也是函數315

第16章偏導數323

16.1幾何角度看偏導數325

16.2偏導也是函數329

16.3二階偏導:一階偏導函數的一階偏導330

16.4二元曲面的駐點:一階偏導為0 333

第17章微分337

17.1幾何角度看微分:線性近似338

17.2泰勒級數:多項式函數近似340

17.3多項式近似和誤差343

17.4二元泰勒展開:用多項式曲面近似348

17.5數值微分:估算一階導數352

第18章積分355

18.1萊布尼茨:既生瑜,何生亮357

18.2從小車勻加速直線運動說起357

18.3一元函數積分358

18.4高斯函數積分361

18.5誤差函數:S型函數的一種362

18.6二重積分:類似二重求和363

18.7“偏積分”:類似偏求和365

18.8估算圓周率:牛頓法367

18.9數值積分:黎曼求積371

第19章優化入門377

19.1優化問題:尋找山峰、山谷379

19.2構造優化問題380

19.3約束條件:限定蒐索區域383

19.4一元函數的極值點判定389

19.5二元函數的極值點判定393

第20章概率入門401

20.1概率簡史:出身賭場402

20.2二叉樹:一生二、二生三403

20.3拋硬幣:正反面概率407

20.4聊聊概率:向上還是向下409

20.5一枚質地不均勻的硬幣411

20.6隨機中有規律413

第21章統計入門417

21.1統計的前世今生:強國知十三數418

21.2散點圖:當數據遇到坐標系419

21.3平均值:集中程度421

21.4標準差:離散程度424

21.5協方差:聯合變化程度425

21.6線性相關係數:線性關係强弱429

第22章向量435

22.1向量:有大小、有方向436

22.2幾何視角看向量運算439

22.3向量簡化距離運算441

22.4向量內積與向量夾角443

22.5二維到三維445

22.6投影:影子的長度446

----------------------------


10001.jpg10001 (1).jpg

【統計至簡:概率統計全彩圖解+微課+ Python程式設計】

內容簡介

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已經深度融合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數學正是開啟未來大門的鑰匙。 不是所有人生來都握有一副好牌,但是掌握“數學程式設計機器學習”的知識絕對是王牌。 這一次,學習數學不再是為了考試、分數、升學,而是投資時間、自我實現、面向未來。 為了讓大家學數學、用數學,甚至愛上數學,在創作時,作者儘量克服傳統數學教材的各種弊端,讓大家學習時有興趣、看得懂、有思考、更自信、用得著。

《統計至簡:概率統計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編程》是“鳶尾花數學大系—從加減乘除到機器學習”叢書中數學版塊—“數學三劍客”的第三册,也是最後一本。 “數學”板塊的第一本《數學要素》是各種數學工具的“大雜燴”,可謂數學基礎; 《矩陣力量》專門講解機器學習中常用的線性代數工具; 本册《統計至簡》則介紹機器學習和資料分析中常用的概率統計工具。 《統計至簡:概率統計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編程》的覈心是“多元統計”,離不開第二册《矩陣力量》中介紹的線性代數工具。 《統計至簡:概率統計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編程》內容又可以歸納為7大板塊——統計、概率、高斯、隨機、頻率派、貝葉斯派、橢圓。 《統計至簡:概率統計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編程》在講解概率統計工具時,會穿插介紹其在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領域的應用場景,讓大家學以致用。

《統計至簡:概率統計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編程》讀者群包括所有在工作中應用概率統計的朋友,尤其適用於初級程式師進階、大學本科數學開竅、高級數據分析師、機器學習開發者。

作者簡介

薑偉生博士FRM。

勤奮的小鎮做題家,熱愛知識視覺化和開源分享。 自2022年8月開始,在GitHub上開源“鳶尾花書”學習資源,截至2023年9月,已經分享4000多頁PDF、4000多幅向量圖、約2000個程式碼檔案,全球讀者數以萬計。

目錄

緒論1

第1章概率統計全景7

1.1數學工具:一個線性代數小測驗8

1.2統計描述9

1.3概率10

1.4高斯16

1.5隨機19

1.6頻率派19

1.7貝葉斯派20

1.8橢圓三部曲21

第2章統計描述23

2.1統計兩大工具:描述、推斷25

2.2長條圖:單特徵數據分佈26

2.3散點圖:兩特徵數據分佈31

2.4有標籤數據的統計視覺化33

2.5集中度:平均值、質心36

2.6分散度:極差、方差、標準差38

2.7分比特:四分比特、百分比特等40

2.8箱型圖:小提琴圖、分佈散點圖42

2.9中心距:平均值、方差、偏度、峰度44

2.10多元隨機變數關係:協方差矩陣、相關性係數矩陣47

第3章古典概率模型51

3.1無處不在的概率52

3.2古典概率:離散均勻概率律56

3.3回顧:楊輝三角和概率64

3.4事件之間的關係:集合運算65

3.5條件概率:給定部分資訊做推斷67

3.6貝葉斯定理:條件概率、邊緣概率、聯合概率關係70

3.7全概率定理:窮舉法73

3.8獨立、互斥、條件獨立76

第4章離散隨機變數79

4.1隨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80

4.2期望值:隨機變數的可能取值加權平均89

4.3方差:隨機變數離期望距離平方的平均值91

4.4累積分佈函數(CDF):累加94

4.5二元離散隨機變數95

4.6協方差、相關性係數97

4.7邊緣概率:偏求和,相當於降維100

4.8條件概率:引入貝葉斯定理101

4.9獨立性:條件概率等於邊緣概率104

4.10以鳶尾花數據為例:不考慮分類標籤107

4.11以鳶尾花數據為例:考慮分類標籤116

4.12再談概率1:展開、折疊120

第5章離散分佈123

5.1概率分佈:高度理想化的數學模型124

5.2離散均勻分佈:不分厚薄125

5.3伯努利分佈:非黑即白128

5.4二項分佈:楊輝三角129

5.5多項分佈:二項分佈推廣132

5.6泊松分布:建模隨機事件的發生次數135

5.7幾何分佈:滴水穿石136

5.8超幾何分佈:不放回138

第6章連續隨機變數141

6.1一元連續隨機變數142

6.2期望、方差和標準差145

6.3二元連續隨機變數147

6.4邊緣概率:二元PDF偏積分149

6.5條件概率:引入貝葉斯定理151

6.6獨立性:比較條件概率和邊緣概率153

6.7以鳶尾花數據為例:不考慮分類標籤154

6.8以鳶尾花數據為例:考慮分類標籤162

第7章連續分佈171

7.1連續均勻分佈:離散均勻分佈的連續版172

7.2高斯分佈:最重要的概率分佈,沒有之一173

7.3邏輯分佈:類似高斯分佈177

7.4學生t-分佈:厚尾分佈179

7.5對數常态分配:源自常态分配181

7.6指數分佈:泊松分布的連續隨機變數版183

7.7卡方分佈:若干IID標準常态分配平方和184

7.8 F-分佈:和兩個服從卡方分佈的獨立隨機變數有關185

7.9 Beta分佈:概率的概率187

7.10 Dirichlet分佈:多元Beta分佈190

第8章條件概率197

8.1離散隨機變數:條件期望198

8.2離散隨機變數:條件方差204

8.3離散隨機變數的條件期望和條件方差:以鳶尾花為例206

8.4連續隨機變數:條件期望215

8.5連續隨機變數:條件方差216

8.6連續隨機變數:以鳶尾花為例217

8.7再談如何分割“1”221

第9章一元高斯分佈231

9.1一元高斯分佈:期望值决定位置,標準差决定形狀232

9.2累積概率密度:對應概率值234

9.3標準高斯分佈:期望為0,標準差為1 236

9.4 68-95-99.7法則239

9.5用一元高斯分佈估計概率密度243

9.6經驗累積分佈函數244

9.7 QQ圖:分比特-分點陣圖245

9.8從距離到一元高斯分佈249

第10章二元高斯分佈253

10.1二元高斯分佈:看見橢圓254

10.2邊緣分佈:一元高斯分佈258

10.3累積分佈函數:概率值262

10.4用橢圓解剖二元高斯分佈264

10.5聊聊線性相關性係數268

10.6以鳶尾花數據為例:不考慮分類標籤272

10.7以鳶尾花數據為例:考慮分類標籤281

第11章多元高斯分佈287

11.1矩陣角度:一元、二元、三元到多元288

11.2高斯分佈:橢圓、橢球、超橢球293

11.3解剖多元高斯分佈PDF 298

11.4平移→旋轉302

11.5平移→旋轉→縮放308

第12章條件高斯分佈311

12.1聯合概率和條件概率關係312

12.2給定X條件下,Y的條件概率:以二元高斯分佈為例316

12.3給定Y條件下,X的條件概率:以二元高斯分佈為例321

12.4多元正態條件分佈:引入矩陣運算325

第13章協方差矩陣331

13.1計算協方差矩陣:描述數據分佈332

13.2相關性係數矩陣:描述Z分數分佈338

13.3特徵值分解:找到旋轉、縮放340

13.4 SVD分解:分解數據矩陣345

13.5 Cholesky分解:列向量座標349

13.6距離:歐氏距離VS馬氏距離350

13.7幾何視角:超橢球、橢球、橢圓353

13.8合併協方差矩陣362

第14章隨機變數的函數367

14.1隨機變數的函數:以鳶尾花為例368

14.2線性變換:投影視角369

14.3單方向投影:以鳶尾花兩特徵為例372

14.4正交系投影:以鳶尾花兩特徵為例376

14.5以橢圓投影為視角看線性變換380

14.6主成分分析:換個視角看數據383

第15章蒙特卡洛類比387

15.1蒙特卡洛類比:基於偽亂數發生器388

15.2估算平方根389

15.3估算積分390

15.4估算體積391

15.5估算圓周率391

15.6布豐投針估算圓周率393

15.7接受-拒絕抽樣法395

15.8二項分佈隨機漫步397

15.9兩個服從高斯分佈的隨機變數相加399

15.10產生滿足特定相關性的亂數400

第16章頻率派統計推斷411

16.1統計推斷:兩大學派412

16.2頻率學派的工具414

16.3中心極限定理:漸近於常态分配416

16.4最大似然:雞兔比例419

16.5最大似然:以估算平均值、方差為例421

16.6區間估計:總體方差已知,平均值估計424

16.7區間估計:總體方差未知,平均值估計427

16.8區間估計:總體平均值未知,方差估計429

第17章概率密度估計431

17.1概率密度估計:從長條圖說起432

17.2核密度估計:若干核函數加權疊合435

17.3頻寬:决定核函數的高矮胖瘦439

17.4核函數:八種常見核函數441

17.5二元KDE:概率密度曲面443

第18章貝葉斯分類447

18.1貝葉斯定理:分類鳶尾花448

18.2似然概率:給定分類條件下的概率密度450

18.3先驗概率:鳶尾花分類占比451

18.4聯合概率:可以作為分類標準451

18.5證據因數:和分類無關452

18.6後驗概率:也是分類的依據453

18.7單一特徵分類:基於KDE 457

18.8單一特徵分類:基於高斯461

第19章貝葉斯分類進階467

19.1似然概率:給定分類條件下的概率密度468

19.2聯合概率:可以作為分類標準470

19.3證據因數:和分類無關472

19.4後驗概率:也是分類的依據474

19.5獨立:不代表條件獨立477

19.6條件獨立:不代表獨立478

第20章貝葉斯推斷入門483

20.1貝葉斯推斷:更貼合人腦思維484

20.2從一元貝葉斯公式說起486

20.3走地雞兔:比例完全不確定488

20.4走地雞兔:很可能一半一半495

20.5走地雞兔:更一般的情况504

第21章貝葉斯推斷進階511

21.1除了雞兔,農場發現了猪512

21.2走地雞兔猪:比例完全不確定517

21.3走地雞兔猪:很可能各1/3 520

21.4走地雞兔猪:更一般的情况525

第22章馬爾可夫鏈蒙特卡洛529

22.1歸一化因數沒有閉式解? 530

22.2雞兔比例:使用PyMC3 534

22.3雞兔猪比例:使用PyMC3 537

第23章馬氏距離543

23.1馬氏距離:考慮數據分佈的距離度量544

23.2歐氏距離:最基本的距離546

23.3標準化歐氏距離:兩個視角547

23.4馬氏距離:兩個視角549

23.5馬氏距離和卡方分佈553

第24章線性回歸557

24.1再聊線性回歸558

24.2最小二乘法561

24.3優化問題562

24.4投影視角563

24.5線性方程組:代數視角563

24.6條件概率564

24.7最大似然估計(MLE)568

第25章主成分分析571

25.1再聊主成分分析572

25.2原始數據574

25.3特徵值分解協方差矩陣575

25.4投影577

25.5幾何視角看PCA 583

25.6奇异值分解586

25.7優化問題591

25.8數據還原和誤差

10006.jpg

東方書院后.png

5b0cbac6efb4bcbef424bb37ce68687.jpg

【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程式設計】
NT$168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