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美國創世記】(艾理斯代表作)
【美國創世記】(艾理斯代表作)

【美國創世記】(艾理斯代表作)

NT$1899
已售:150

建國歷程的勝利與悲劇1775—1803+締造共和: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1783—1789+華盛頓傳+傑弗遜傳:美國的斯芬克斯


東方書院前.png

a60c464c5591f4e2.jpg

1.jpg

【建國歷程的勝利與悲劇1775—1803】

編輯推薦

1.作者約瑟夫·J.艾理斯是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利策歷史獎得主,美國國史普及的福斯導師級人物。 《美國創世記》是他個人至今宏觀講述美國建國史的作品。 全美暢銷書,Vintage Books出版社2007年度暢銷書之首。

2.深刻再現18世紀美國的原則和權力之爭,讓你快速把握二百年美國政治的歷史和精神源頭。 “敘事是*形式的歷史分析”,作者艾理斯如是說。 本書彰顯艾理斯書寫政壇風雲的傑出功力,熔故事性和思想性、歷史和反思為一爐。

3.作者一開篇便問:“為什麼我們得在希拉裏·克林頓和唐納德·特朗普之間選擇,200年前的選民就能在約翰·亞當斯和托馬斯·傑斐遜之間選擇?”美國的制度在衰落嗎? 總統不如人意,美國的哪些政府機構會起來抗衡他?…… 想回答這些問題,先讓這本歷史書來告訴你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

4.這是關於美國你首先要瞭解的一些事。 美國國父太多分不清? 《常識》《聯邦黨人文集》《論美國的民主》讀不進去? 在華府、紐約參觀不知道看什麼? 看這本書,就清楚了! 艾理斯以其特色的篇章式寫作,重點講述了美國早期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為我們瞭解美國提供了豐富有益的參攷和啟示。

5.【套書推薦】美國革命和建國是世界史行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君主制和封建等級制度主宰世界上千年,而美國的建立,向人類揭示了國家政治、乃至人之存在的新可能——共和制。 在一片廣袤的土地上,人民可以不必為了統治者的野心去赴湯蹈火,也不用為了供養所謂的“貴族”而忍辱負重; 人民可以選出代表來管理自己的國家,以更平等、更進取、更有尊嚴的姿態實現人之價值。 此次新思文化推出“美國創世記”系列,包含《美國創世記》《締造共和》兩本敘事歷史,以及《華盛頓傳》《傑斐遜傳》兩位覈心國父的傳記,均為約瑟夫·J.艾理斯作品,各有側重。 精彩故事之餘,也理清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和精神內涵。

內容簡介

1775年—1803年是美國成為美國的28年。 這28年間,它是一個脆弱的、前所未有的新國家,和那個嚴酷的時代展開了搏鬥。 經過幾場軍事、外交、政治、思想的交鋒,美國找到了它走向强大的源動力; 而此時留下的歷史遺憾和隱患,也成了歷來美國南北分歧、種族衝突的根源,直至今日。

在這本結構新穎的美國史中,個性鮮明的建國者和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風雲際會,以6幕“*美國”的歷史劇闡釋了美國的創立之路:

1. 1776,費城,點燃革命之火拼宣佈《獨立宣言》——美國自由精神的由來;

2. 1777,福吉穀,革命軍*寒冷的冬天——美國獨立戰爭制勝之道的發現;

3. 1787,費城,美國聯邦憲法的全國大辯論——超越分裂,建立聯邦制度;

4. 1789,印第安領地,和印第安人立約——保護高山族的努力及其失敗;

5. 1791,紐約,國內政治分化、衝突再起——美國兩黨政治的誕生;

6. 1803,巴黎,從拿破崙手中搶購路易斯安那——美國向西擴張之路的開啟。

到了1803年,歐洲人漸漸不再認為美國是一個隨時會崩潰的共和烏托邦——相反,它也許意味著世界的新秩序。 這一年,拿破崙將200餘萬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領地賣給了美國,他說:“我瞭解我放弃了什麼,我極為遺憾。在兩三個世紀後美國人對歐洲來說會太過强大……但如此遙遠的憂慮,我無意顧及。”

作者簡介

約瑟夫·J. 艾理斯(Joseph J. Ellis)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和暢銷書作家,撰寫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美國建國史作品。 他的《傑斐遜傳:美國的斯芬克斯》和《奠基者:獨立戰爭那一代》分別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和美國普利策歷史獎。

艾理斯早年就讀於威廉瑪麗學院和耶魯大學。 他曾在美國軍中服役並在西點軍校任教,軍銜達到陸軍上尉。 艾理斯現時執教於麻塞諸塞大學。

艾理斯主要研究美國殖民地和建國時代的歷史,是該領域的權威學者和歷史普及作家,為廣大歷史讀者打開了瞭解美國建國史的視窗。 《福布斯》雜誌曾盛讚艾理斯的讀者聲望,稱他是“歷史學家中的羅傑·費德勒”。 艾理斯的作品包括本次同步推出的《美國創世記》《締造共和》《傑斐遜傳》《華盛頓傳》,以及《革命之夏》《奠基者》等。

目錄

前言

序言建國回顧

章肇始之年

第二章凜冬的考驗

第三章立憲論辯

第四章與高山族的約定

第五章反對黨之謀

第六章購地

-----------------------------

2.jpg

【締造共和: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1783—1789】

內容簡介

這是美國被人忽視的“第二次革命”。

1776年,為了抵抗英國、爭取獨立,美利堅的十三邦結成了聯盟。 1783年推翻英國殖民統治者,讓美國贏得了珍貴的獨立和自由,但是——此時美國想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國家,依然困難重重。 獨立戰爭勝利後,國內邦與邦之間的深刻分歧也隨之浮現。 站在當時的視角看這些各行其是的地方權力,沒人敢肯定日後是否會有“美國”這個國家。

獨立之後的幾年,美國在一片勝利的氣氛裏漸漸失控。 戰爭期間欠下的外債,哪個邦都不願出錢償還; 和外國商談的條約,不同意的邦就拒不執行。 國際聲譽上,美國從人類的革命之光,很快跌落成了一個信譽敗壞的國家。 另外,還有西部土地利益、奴隸制、親法和親英等等分歧,把獨立初期的美國推向了分裂的邊緣。 一些樂觀的英國政客,甚至等著美國各邦在窩裏大打出手,然後央求著回到大英帝國的懷抱。

在這種幾乎無望的境地,美國革命能够真正成功、建立堅實的國基,著實是政治上的奇迹。 《締造共和》這本書,將為你拼出這一奇迹的全貌: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聯邦黨人文集》、華府、美國憲法之父麥迪遜、財政之父漢密爾頓……這些人和事之所以被銘記,就是因為他們在那個關鍵時刻構成了美國的國家與國格。

作者簡介

約瑟夫·J. 艾理斯(Joseph J. Ellis)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和暢銷書作家,撰寫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美國建國史作品。 他的《傑斐遜傳:美國的斯芬克斯》和《奠基者:獨立戰爭那一代》分別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和美國普利策歷史獎。

艾理斯早年就讀於威廉瑪麗學院和耶魯大學。 他曾在美國軍中服役並在西點軍校任教,軍銜達到陸軍上尉。 艾理斯現時執教於麻塞諸塞大學。

艾理斯主要研究美國殖民地和建國時代的歷史,是該領域的權威學者和歷史普及作家,為廣大歷史讀者打開了瞭解美國建國史的視窗。 《福布斯》雜誌曾盛讚艾理斯的讀者聲望,稱他是“歷史學家中的羅傑·費德勒”。 艾理斯的作品包括本次同步推出的《美國創世記》《締造共和》《傑斐遜傳》《華盛頓傳》,以及《革命之夏》《奠基者》等。

目錄

前言合眾為一

-

章《邦聯條例》與願景

第二章財政危機

第三章領土爭執

第四章華府再度出山

第五章麥迪遜時刻

第六章大辯論

第七章尾聲

-

附錄一邦聯和永久同盟條例

附錄二合眾國憲法

附錄三權利法案

-

致謝

注釋

-----------------------------

3.jpg

【華盛頓傳】

內容簡介

《華盛頓傳》是權威美國史作家創作的經典華府傳記,完整講述了美國*偉人的成長史和奮鬥史,並偉人生涯透視了美國的建國歷程。

華府,他的名字是美國的首都,他的頭像出現在總統山和美鈔上,我們知道他是美國的締造者、*任總統,但是在這被神化的赫赫聲名之下,華府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從奔走於北美荒原上的年輕軍官,到獨立戰爭槍林彈雨中的司令,再到共和國首位總統,他是怎樣歷盡曲折一路走來? 本書要講的故事,就是一個真實而平凡的人,如何成為一個創造歷史的偉人。

在歷史的親歷者看來,華府擁有變不可能為可能的神奇力量。 年輕時,他參與法國、英國和印第安人之間的慘烈戰事,經歷的失敗遠多於勝利,卻在挫折中把維吉尼亞團歷練成當時北美*戰鬥力的隊伍。 美國獨立戰爭中,他率領一支三分之一的戰士打赤脚的“大陸軍”,擊敗了當時世界上*强大的英國陸軍。 革命勝利後,人們以為他會像愷撒、克倫威爾或者20年後的拿破崙那樣,建立自己的獨裁帝國,但是他毫不貪戀權力,出演了一次人類曆*偉大的退場。

華府內心深知現實的艱辛:戰爭不是靠奇迹打贏的,共和國也非一天建成。 面對事業的大起大落,華府走過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在勝利的歡慶與紀念之下,掩蓋了怎樣的彷徨與堅守? 這本美國人氣*的華府傳記中,作者深入華府的私人信件和日記,為你還原一比特真實而偉大的華府。

作者簡介

約瑟夫•J•艾理斯(Joseph J. Ellis)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和暢銷書作家,美國史權威學者。 他的《美國的斯芬克斯:傑弗遜傳》和《奠基者:獨立戰爭那一代》分別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利策歷史獎。

艾理斯早年曾就讀於威廉-瑪麗大學和耶魯大學,並在美國軍中服役,軍銜達到陸軍上尉。 1972年,他在西點軍校任教兩年。 現為蒙特•霍利約克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的福特歷史基金會教授。 他長期致力於美國建國史和開國元勳的研究和寫作,他的很多作品成為福斯讀者瞭解美國歷史的經典。

目錄

【章內陸地區】

剪影

屠殺和要塞

莫農格希拉大潰敗

維吉尼亞團

愛情和婚姻

【第二章勤勉的鄉紳】

家庭生活

鄉紳

帝國的嘴臉

面向西部

後一搏

不言而喻的例外

【第三章戰時人】

坎布裡奇的預演

全景畫

靈魂的考驗

費邊戰畧的選擇

【第四章真命天子】

雪地上的血迹

對法關係與南方攻勢

低谷

不可思議的勝利

拖延不絕的尾聲

【第五章過渡時期的反省】

後世、波托馬克公司和辛辛那堤兄弟會

特殊的財產

新興的帝國

選票和呼聲

【第六章和時人】

無為而治

偉大的委託人

帝王般的總統

黨派和黨徒

成為象徵

告別

【第七章遺囑】

有用的盾牌

錯綜複雜的聯盟

遺囑和夢境

臨終遺言

悼詞

-----------------------------

4.jpg

【傑弗遜傳:美國的斯芬克斯】

內容簡介

托馬斯·傑斐遜,美國《獨立宣言》的作者,美國第三任總統,美國精神的立法人。 《獨立宣言》中,他寫下了美國革命*響亮的幾個字:人人生而平等。 傑弗遜代表了很多美國人世世代代解讀、宣揚的美國理想——天賦人權、個人自由、*小政府、古典自由主義,乃至美國的民主文化和美國夢。 在眾比特美國國父中,傑弗遜是與眾不同的理想主義者,他近乎天真的理念既定義了美國,卻也為美國帶來了種種爭議或災難。

“托馬斯·斐遜還活著”——這是約翰·亞當斯臨終前的*後一句話。 作者艾理斯認為,時至今日,傑弗遜的精神依然活著。 傑弗遜曾被富蘭克林·羅斯福譽為“自由的使徒”,是美國對抗法西斯暴政的精神指引; 冷戰期間,美國用來對抗蘇聯的意識形態武器,也可以上溯到傑弗遜那裡。

與此同時,很多美國人認為傑弗遜是徹頭徹尾的偽君子。 作為一名政客他過分天真、心口不一、玩弄權術。 他宣導平等自由,卻縱容奴隸制,終其一生都是個奢侈無度的奴隸主; 把聯邦黨人的建設性舉措誣為君主制的復辟,並在擔任總統後大舉清算聯邦黨人……人們絕不缺少仇恨傑弗遜的理由。

這就是人們眼中的傑弗遜,一半是聖人、一半是野獸。 他是美國的斯芬克斯。 《傑斐遜傳》選取傑弗遜一生中的五個關鍵時段,深入傑弗遜神秘、難解的內心,並且透過傑弗遜美國革命遺產和國家精神內在的多樣與緊張。

作者簡介

約瑟夫·J. 艾理斯(Joseph J. Ellis)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和暢銷書作家,撰寫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美國建國史作品。 他的《傑斐遜傳:美國的斯芬克斯》和《奠基者:獨立戰爭那一代》分別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和美國普利策歷史獎。

艾理斯早年就讀於威廉瑪麗學院和耶魯大學。 他曾在美國軍中服役並在西點軍校任教,軍銜達到陸軍上尉。 艾理斯現時執教於麻塞諸塞大學。

艾理斯主要研究美國殖民地和建國時代的歷史,是該領域的權威學者和歷史普及作家,為廣大歷史讀者打開了瞭解美國建國史的視窗。 《福布斯》雜誌曾盛讚艾理斯的讀者聲望,稱他是“歷史學家中的羅傑·費德勒”。 艾理斯的作品包括本次同步推出的《美國創世記》《締造共和》《傑斐遜傳》《華盛頓傳》,以及《革命之夏》《奠基者》等。

目錄

前言與致謝

-

序幕傑弗遜熱:美國,1992—1993

章費城:1775—1776

第二章巴黎:1784—1789

第三章蒙蒂塞洛:1794—1797

第四章華盛頓特區:1801—1804

第五章蒙蒂塞洛:1816—1826

尾聲幻想的未來

-

附錄關於薩莉·海明斯醜聞

注釋

5a68295cNfbfcc4c7.jpg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jpg

【美國創世記】(艾理斯代表作)
NT$1899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