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伯星又一力作,採用近600餘幅高清兩宋繪畫及著者復原畫作,從宋畫中的建築探討兩宋建築的外觀樣式及演變軌跡,為建築史家增添一全新視角。
【大宋樓臺——圖說宋人建築】
內容簡介
《大宋樓臺——圖說宋人建築》為《大宋衣冠——圖說宋人服飾》的姊妹篇,著者為畫家傅伯星先生,該著開建築研究以畫入史之嶄新風氣。 《大宋樓臺》全書分十一章:《釋名》是對古代建築中常見專業名詞釋義、圖解; 《城垣》通過城門等級、城牆結構、皇城之門、王城大門、大紅宮牆等分析宋代城垣的建築特色; 《宮苑》通過宮廷畫家和民間畫工筆下的宮苑畫作,揭示兩宋宮苑的形制特色; 《市肆》則以《清明上河圖》《西湖清趣圖》等見出兩宋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 《城鄉住宅》分屋頂*別、大門、斷砌造、烏頭門、衡門、柵欄門、窗、尋杖欄杆、絞角造欄杆、垂帶欄杆、高台基、宅院、村舍山居等細節,探索宋代城鄉住宅的變化和特色; 《園林建築》解析園林建築之亭臺樓閣、牌坊、坊門之細部特徵; 《寺觀》以宋人寺廟、宮觀、塔之建築形制,一覽宋人方外雅趣; 《橋》以各種形制的橋,展現宋人在橋樑建造史上的成就; 《建築小品》主要聚焦於園林中的小型裝潢建築,以見宋人建築之匠心獨運; 《裝修與陳設》涉及施工、室內陳設、建築紋樣、家用器具等,於細微處見宋人建築之精細; 《結語》是作者讀畫過程中,對宋人建築特色及細節變化的感悟; 附錄兩篇,《重睹芳華——南宋西湖真貌探尋記》《與時俱進的南宋建築——從<西湖清趣圖>看南宋後期的建築》是作者據《西湖清趣圖》,尋找並盡力復原南宋*大的園林建築——西湖,探索南宋後期建築演變特色的*大收穫,多有新見。 《大宋樓臺》採用近600餘幅高清兩宋繪畫及著者復原畫作,主要從宋畫中的建築探討兩宋建築的外觀樣式及演變軌跡,重點不在其時的建築技術,可為建築史家增添一全新視角。 全書遵循以畫說史的敘述風格,具有很强的可讀性和欣賞性。 《大宋樓臺》中並收入大量新近發現的兩宋繪畫資料,將大大提高本書的可看性和參攷價值。
作者簡介
傅伯星,1939年生,浙江省湖州市人。 1960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附中,在浙江日報社任美術編輯三十餘年。 長期從事插圖、連環畫、歷史人物畫與界畫創作。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兼事寫作,著有《南宋的杭州》《南宋皇城探秘》《嶽飛正傳》《大宋衣冠——圖說宋人服飾》《圖說宋人服飾》等。
目錄
序/傅伯星1
一、釋名/ 1
宮/2
闕/2
殿/3
拱/3
鋪作/4
平座/4
廡/5
樓·閣/5
臺/6
榭/7
鴟尾/7
搏風/8
窗/ 8
二、城垣/ 9
城門等級/10
城牆結構/13
皇城之門/16
王城大門/17
大紅宮牆/19
三、宮苑/ 21
宮苑短劇/22
民間宮苑畫/ 54
託名趙伯駒的宮苑圖/ 59
四、市肆/ 64
五、城鄉住宅/ 82
屋頂級別/84
門/ 86
烏頭門/86
綽楔門·門樓·板門/ 87
斷砌造/88
衡門/89
柵欄門/90
窗/ 91
直欞窗/91
方格眼窗/92
一馬三箭窗/92
槅扇長窗/93
支摘窗/93
睒電窗/93
雕窗/94
檻窗/95
欄杆/96
尋杖欄杆/96
絞角造欄杆/97
垂帶欄杆/98
高台基/99
宅院/100
城中宅院/102
村舍山居/120
六、園林建築/ 145
山亭·路亭/147
水閣·水堂·水亭/154
牌坊/175
坊門/178
七、寺觀/ 179
佛寺/180
道觀/192
塔/ 195
八、橋/ 198
長橋/199
虹橋/200
立柱板橋/201
踏道橋/203
鄉間板橋/204
石橋/208
拱券環洞橋/209
九、建築短劇/ 211
樹穴/212
石座子/213
石花托/214
石器物/215
十、裝修與陳設/218
南宋臨安慈福宮(即德壽宮)施工細則/219
裝潢彩畫紋樣/220
室內陳設/222
傢俱/226
十一、從宋畫看宋代建築細部處理的十個細節/ 234
附錄
一、重睹芳華——南宋西湖真貌探尋記/236
二、與時俱進的南宋建築——從《西湖清趣圖》看南宋後期的建築/272
主要參考書目/ 291
主要參攷畫目/ 293
後記/ 300
【主要參攷畫目】
佚名《宮苑圖》/2、28、29、212、213
佚名《懸圃春深圖》/5、58
張擇端《金明池爭標圖》/5、6、7、22、23、89、99、175、176、202、247
王希孟《千裏江山圖》/6、77、122—127、199、205、207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11、66—73、181、200、203、289
夏圭《溪山清遠圖》(局部)/14、188、204、205、209
馬和之《早秋夜泊圖》/15
趙佶《瑞鶴圖》(局部)/16
王振鵬《唐僧取經圖》冊頁(局部)/17、18、53、214
蕭照《中興瑞應圖》組畫(局部)/18、99、113、175
佚名《孝經》組畫(局部)/18、228
馬和之《孝經》組畫之一/19
葉肖岩《西湖十景圖》冊頁(局部)/20、197、237、268、279
佚名《契丹使朝聘圖》(局部)/24、98
佚名《醴泉清暑圖》(局部)/25
馬和之《女孝經圖》組畫/26、27、52、136、223
趙伯駒《宮苑圖》/30
李嵩《朝回環佩圖》/31
佚名《宮中行樂圖》/32
李嵩《高閣焚香圖》/33
李嵩《漢宮乞巧圖》/34、99、241
李嵩《水殿招凉圖》/35
李嵩《夜潮圖》/36
馬遠《雕臺望雲圖》/37
馬遠《華燈侍宴圖》(局部)/38、39
馬遠《宋帝命題山水册》/40
馬遠《踏歌圖》(局部)/42
馬遠《臺榭侍讀圖》/43
馬遠《松風樓觀圖》/44、189
馬麟《深堂琴趣圖》/45
馬麟《秉燭夜遊圖》/46、170
馬麟《樓臺夜月圖》/47
佚名《水軒花榭圖》/48
佚名《松堂訪友圖》(局部)/49
佚名《荷塘按樂圖》/50
佚名《楊妃上馬圖》/51、90
佚名《龍舟競渡圖》/55
佚名《江山殿閣圖》/55
佚名《蓬瀛仙館圖》/56、273
佚名《曲院蓮香圖》/56、90、251
佚名《碧梧庭榭圖》(局部)/57
佚名《阿閣圖》(局部)/59
佚名《仙山樓閣圖》/60
佚名《漢宮遊樂圖》/61
佚名《青綠山水卷》/62
佚名《漢宮春曉圖》(局部)/63
佚名《閘口盤車圖》/74、75、289
佚名《雪麓早行圖》(局部)/76、180
山西省繁峙縣岩山寺金代壁畫(局部)/76
佚名《盤車圖》(局部)/78
李唐《雪江圖》(局部)/78
佚名《雪棧牛車圖》(局部)/79
佚名《花塢醉歸圖》/80、205
佚名《西湖清趣圖》(局部)/81、174、175、178、193、194、208、217、239-245、247-258、260-267、269、270、282
李唐《晋文公複國圖》(局部)/86、98
佚名《朝歲圖》(線圖)/87
陳居中《胡笳十八拍》(線圖)/88
喬仲常《後赤壁賦圖》(線圖)/89
何筌《草堂客話圖》/89、92、140
李公麟《丹霞訪客圖》(局部)/90
劉道士《湖山清曉圖》/91
董源《溪岸圖》(局部)/91
佚名《傑閣熙春圖》/92
陳居中《文姬歸漢圖》(局部)/92、102
梁楷《黃庭經神像圖》(局部)/93、192
夏圭《雪堂客話圖》/95、143、255
佚名《荷亭對弈圖》/95
佚名《乞巧圖》/100、101
佚名《女孝經圖》組畫之一/103
佚名《漢宮秋圖》/104、105
佚名《會昌九老圖》(局部)/106
劉松年《冬景圖》/107
劉松年《夏景圖》/108
劉松年《四景山水圖》/109—113、206、248
趙伯驌《風簷展卷圖》/114
佚名《桐蔭玩月圖》/115
佚名《松蔭庭院圖》/116
馬麟《松閣遊艇圖》(局部)/117、215、224
佚名《寒林樓觀圖》(局部)/118、119
燕文貴《溪山樓觀圖》(局部)/120
高克明《溪山瑞雪圖》(局部)/121
趙伯駒《江山秋色圖》(局部)/128—132、207、208
佚名《高閣迎凉圖》/133
佚名《耕織圖》(局部)/134
佚名《湖畔幽居圖》/135
佚名《雪窗讀書圖》(局部)/136
佚名《秋窗讀易圖》/137
佚名《溪橋策杖圖》(局部)/138
佚名《高閣觀荷圖》/139
夏圭《梧竹溪堂圖》/141
佚名《水閣泉聲圖》/142、255
孫君澤《蓮塘避暑圖》(局部)/144、255
李成《群峰霽雪圖》(局部)/147
佚名《木末孤亭圖》/147
郭熙《雲山行旅圖》/148
郭熙《松下會友圖》/149
佚名《溪山無盡圖》(局部)/150
孫君澤《樓閣山水圖》/151—153
佚名《荷亭消夏圖》/154
佚名《水榭看鳧圖》/155
趙伯駒《水閣憑欄圖》/156
佚名《水閣納凉圖》/157
趙士雷《荷亭清夏圖》/158
佚名《荷汀水閣圖》/159
佚名《溪山水閣圖》/160、205
夏圭《觀瀑圖》/161
佚名《高秋觀潮圖》/162
佚名《江天樓閣圖》(局部)/163
馬遠《雪景四段圖》(局部)/164、237
夏永《豐樂樓圖》(局部)/164、247、270
佚名《江亭閑眺圖》(局部)/165
佚名《西湖春曉圖》/166
陳清波《湖山春曉圖》/167
夏圭《西湖柳艇圖》(局部)/168
佚名《江亭望雁圖》/169
馬遠《雪中水閣圖》(局部)/170、172
馬遠《雪中歸棹圖》(局部線圖)/170
馬遠《秉燭夜遊圖》(局部線圖)/170
佚名《溪亭客話圖》/171
馬遠《茅亭納凉圖》/173
江參摹範寬《廬山圖》(局部)/182
佚名《溪山圖》(局部)/183
李成《晴巒蕭寺圖》(局部)/184
燕文貴《江幹雪霽圖》(局部)/185
佚名《江帆山市圖》(局部線圖)/185
燕文貴《秋山琳宇圖》(局部)/186
佚名《江浦秋亭圖》/187
佚名《松風樓觀圖》/189
夏圭《山陰蕭寺圖》/190
佚名《僧院訪友圖》/191
李嵩《西湖全圖》(局部)/195、196、236、238、239、281
夏圭《錢塘秋潮圖》/196
董源《夏山圖》(局部)/201
馬麟《荷香清夏圖》(局部)/202、249
佚名《長橋臥波圖》(局部)/201、246
佚名《秋山紅樹圖》(局部)/204
佚名《漁村歸釣圖》(局部)/205
馬遠《柳岸遠山圖》(局部)/205
朱銳《雪溪行旅圖》(局部)/205
董源《洞天山堂圖》(局部)/206
趙葵《杜甫詩意圖》(局部)/206
佚名《柳閣風帆圖》(局部)/206
佚名《秋林飛瀑圖》(局部)/207
劉松年《秋山行旅圖》(局部)/207
託名趙伯駒《春山圖》(局部)/209
王振鵬《金明池爭標圖》(局部)/212
佚名《卻坐圖》(局部)/213
佚名《高士圖》/214、225
劉貫道《故事圖册》(局部)/214
馬公顯《藥山李翱問答圖》/215
佚名《松下閑吟圖》/215
佚名《學士圖》/215
李嵩《骷髏幻戲圖》/216
劉松年《文會圖》(局部)/216
李成《讀碑窠石圖》(局部)/217
趙伯駒《漢宮圖》/222
蘇漢臣《妝靚仕女圖》/225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226
劉松年《攆茶圖》/227
趙佶《文會圖》(局部)/227、231
佚名《蠶織圖》(局部)/233
佚名《春遊晚歸圖》/233
託名趙伯驌《阿閣圖》(局部)/240
-------------------------------------------
【品宋:天開圖畫在皇城】
內容簡介
南宋皇城賡續營建長達一百多年,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山水園林式宮殿,也是宋代頂級建築藝術的代表,可隨著元軍鐵蹄的南下,這座曾經輝煌壯麗的宮苑或被燒、或被拆及至被徹底摧毀,其原貌如何今人已無法得見,僅能從不同典籍的隻言片語瞭解到其殿宇樓臺的雄壯與華麗。 該書作者從不同史料中爬梳整理,將學術研究普及化、大眾化,用文學的、通俗的筆法將南宋皇城選址的故事、皇宮宮殿的建造、宮牆內的秘聞、宮殿的輔助建築及宮苑草木一一勾勒,逐漸揭開南宋皇城的神秘面紗。 從對南宋皇城的興衰書寫中見宋人文化、宋人精神。
作者簡介
薑青青:高級編輯,杭州市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曾任杭州日報報業集團編委、杭州網總編輯、新聞和發展研究所所長。 已出版文史類著作和論文等300多萬字,近年來出版兩宋文化題材著作《遇見宋版書》獲選2019浙江省年度好書榜(TOP30)和2021年全國首張“宋韻書單”(TOP15),《龍飛鳳舞到錢塘——南宋皇城尋踪》《山水之間帝王家》《從都城走向天城》等三種書同時獲選2020浙江省年度好書榜(TOP30), 《〈鹹淳臨安志〉宋版“京城四圖”複原研究》獲2017年第七届錢學森都市學金獎提名獎。
目錄
第一章南宋“皇城一日遊”
一、“金牌導遊”的出身
二、元版“盜墓筆記”
三、走馬觀花皇城宮苑
第二章鳳凰山,唐宋文化的淵藪
一、自然高地和政治高地
二、郡亭枕上看潮頭
三、蘇軾結廬在“鳳喙”
四、誰寫“忠實”石壁間?
五、天人合一奇妙地
第三章汴京臨安兩宮城,誰大誰小?
一、皇城與宮城的流變
二、南宋皇城很大,也很小
三、“一池三山”的蛻變
第四章南宋皇城骨子裡的北宋“基因”
一、從儉樸走向壯麗
二、《營造法式》的承續
三、一石一木也有緣
四、從平面轉向立體
第五章趙官家辦公、宴請和讀書的地方
一、饅頭山上的“窺視者”
二、走進皇城宮門
三、宋人理想中的宮殿
四、朝政中心:正殿與內殿
五、宴殿:另一種辦公場所
六、書香:“紫薇花對紫薇郎”
第六章後宮:帝后嬪妃生活的“秘境”
一、太后和皇后的“豪宅”
二、嬪妃“蟻聚”的宿舍
三、後官的良辰美景
四、避暑季節的精緻生活
五、風雲際會的舞榭歌台
第七章山水園林宮殿的“一角”“半邊”
一、高臺:此處山頭高幾許?
二、長廊:挽起一個立體空間
三、茅屋:不僅是園林野趣
四、寺觀:別開新境界
五、亭子:宮中數量最多的建築
六、舟橋:從橋上風景到水上龍舟
七、射圃:娛樂場與競技場
第八章官苑草木志:在水一方“梅花碑”
一、“梅花岩”下梅花情
二、“官梅卻作野梅開”
三、大內最愛花的女神
四、劫波渡盡“梅石碑”
五、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參考書目
NT$2750
【兩宋烽烟錄】(全四卷精裝)
NT$2100
【天京之鬥+功名訣】(特裝版)
NT$2299
名畫地圖系列:【水滸傳】(北斗獨家地圖x戴敦邦精美插畫)
NT$2850
【地圖上的中國史】(上下五千年,皇皇三千頁)
NT$2599
7月新書:【封神演義】(三册特裝版布面刷邊)
NT$2499
【羅布淖爾+吐魯番+塔里木盆地+高昌陶集上下册】
NT$2399
【中東國家史:610 -2000】(7册)
NT$1199
【*歸鄴西:曹操高陵研究】
NT$1899
【明六帝紀】+【弘光紀事】+【弘光列傳】(李潔非明史三部曲)
NT$1750
應物而祥:【明清花鳥畫的另類視野】+【明清時代的盆景藝術圖譜】
NT$1200
龍門石窟:【石刻巔峰的前世今生】
NT$1550
歐洲的擴張1415—1789:【現代世界的奠基】
NT$1450
【中國歷史地理綱要】(現代歷史地理學標誌性巨著)
NT$2050
萬園之園【圖說圓明園】(萬園盛世與輝煌,盡收眼底;夏宮餘輝與悲愴,唯有歎息)
NT$1499
【金瓶梅版本史】(增訂版)
NT$2999
【三國演義】(典藏禮盒,全三册)
NT$1750
星漢燦爛:【中國天文五千年】+【象天法地】
NT$1599
開年重磅出版:長城之外【北境與大明邊防1368—1644】(附贈《邊城禦虜圖說》經折裝圖冊)
NT$1699
2024重磅出版:浮世繪裏的中國文學【三國演義+西遊記】(套裝2册)
NT$2650
2024重磅新品:【千里之境】+【筆墨風骨】+【歌以詠志】+【千年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