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盆底物理治療:從基礎到實踐】(第2版)
【盆底物理治療:從基礎到實踐】(第2版)

【盆底物理治療:從基礎到實踐】(第2版)

NT$2350
已售:246

享譽全球的盆底康復聖典


東方書院前.png

详情-02.jpg详情-03.jpg详情-04.jpg详情-05.jpg

【盆底物理治療、從基礎到實踐】


編輯推薦

盆底康復很複雜,

這本書將告訴你:

如何教授患者正確收縮盆底肌

什麼是盆底肌有效訓練劑量

盆底疼痛的評估、治療和結果評估

女性尿失禁的病因、生活干預方法、膀胱訓練方法、盆底強化訓練方法、電刺激治療……

男性尿失禁的病因和盆底肌訓練方法、性功能障礙中盆底肌訓練的方法和效果

兒童膀胱控制障礙、腸道功能障礙的評估和治療

運動員盆底功能障礙的預防和治療

日常實踐中治療方法的製定思路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世界領先的盆底問題和培訓研究專家編寫。 作者們在預防和治療盆底功能障礙的研究和臨床實踐方面均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專業範圍涵蓋了盆底物理治療的大多數領域,患者包括兒童、女性、男性及特殊人群(如孕婦、產後女性、運動員、老年人及有特殊健康問題的患者)。 本書首先講解以盆底康復為中心的背景知識,包括功能解剖、神經解剖、肌力評測、運動科學,後面分章節詳細講解了特定群體的盆底功能障礙物理治療,包括女性、男性、兒童、運動員、老年人、孕婦以及神經性癡呆患者、外科疾病患者等,對其他相關圖書未涉及的兒童遺尿、便秘、排尿困難, 男性性功能障礙、尿後滴瀝等盆底功能障礙引起的問題進行重點闡述。

全書內容基於大量的RCT研究,相應的評估、治療、物理治療效果驗證都基於大量的臨床實踐,具有很强的參攷性和普適性,對於解决盆底功能障礙的物理治療師、醫學生、護士、泌尿外科醫師、婦科醫師、結直腸外科醫師及其他從業人員都是非常重要的參攷。

作者簡介

主編卡裡•伯為世界物理治療聯合會國際婦女健康小組主席,因其在盆底康復領域的貢獻而獲得國際泌尿學會終身成就獎、世界物理治療聯合會的最高獎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團隊傾心翻譯

目錄

第1章盆底功能障礙的物理治療概述•1

第2章盆底物理治療干預效果:關於隨機試驗和系統綜述的嚴謹評估11

第3章女性盆底的功能解剖22

第4章盆底肌的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39

第5章PFM的功能和肌力及POP的評測50

5.1概述•50

5.2視覺觀察及觸診53

5.3 EMG62

5.4陰道擠壓力測量71

5.5盆底測力計77

5.6尿道壓量測91

5.7超聲在PFM和POP評估中的作用98

5.8正常與損傷的女性盆底肌的MRI114

第6章盆底與運動科學128

6.1運動學習128

6.2力量訓練135

第7章女性特异性盆底功能障礙及循證物理治療152

7.1女性SUI152

7.2女性膀胱過度活動症225

7.3與圍生期有關的尿失禁245

7.4盆腔器官脫垂266

7.5女性性功能障礙

第8章男性特异性盆底功能障礙及循證物理治療320

8.1男性尿失禁和其他下尿路症狀320

8.2男性性功能障礙347

第9章成人盆底功能障礙的循證物理治療365

9.1肛門失禁365

9.2盆底疼痛和盆底過度活躍症390

第10章兒童盆底功能障礙的循證物理治療415

第11章老年人盆底功能障礙的循證物理治療430

第12章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盆底功能障礙的循證物理治療450

第13章精英運動員盆底功能障礙的預防和治療461

第14章臨床實踐指南的製定474

-------------------------------------------------------



【整合盆底學】


內容簡介

1.國內首創、理念新穎:整合醫學是近幾年醫學發展中的一種新的認識論及方法學,強調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理念,旨在解決現代醫學專業細化和專科細化造成的弊端,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一站式服務!本書是國內首本整合盆底醫學專著,實現了整合醫學理念的真正落地,填補了國內整合盆底醫學圖書的空白!

2.院士領銜、專家打造:本書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發起並擔任主審,盆底疾病相關的婦產、肛腸、泌尿、康復、影像、護理等領域專家共同編寫,作者權威,內容實用,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臨床參考意義!

作者簡介

樊代明,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亞太消化學會副主席、空軍軍醫大學西京消化病醫院院長、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國家消化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

陳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福建省人民醫院院長、世界內鏡醫師協會婦科協會會長、衛生部婦科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主任、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整合盆底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及內鏡醫師分會常務委員、福建省醫師協會副會長兼婦產科醫師分會會長、福建省整合盆底醫學中心主任。

趙紅佳,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托馬斯杰斐遜大學博士後。現任福建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中國醫師協會整合盆底專業委員會顧問、整合盆底醫學論壇名譽主席。

目錄

第一章 整合醫學概論6

    一、整合盆底醫學提出的背景 6

    二、整合盆底醫學的概念 8

    三、整合盆底醫學的診斷新技術 9

四、整合盆底醫學的治療進展 10

五、整合盆底醫學區域化治療特色 12

六、整合盆底醫學的不足與發展展望 14

第二章 盆底解剖和生理 18

  節  盆腔的分部及前、中、後盆底的構成 18

    一、盆腔的分部 18

    二、盆底及盆底“三腔室”理論 18

  第二節  盆底肌及盆筋膜 19

    一、盆底肌 19

    二、盆筋膜 21

  第三節  盆底血管、神經、淋巴分佈 23

    一、盆底的動脈 23

    二、盆底靜脈和淋巴回流 25

    三、神經 26

  第四節  盆腔臟器與腹膜的位置關係 28

    一、 男性盆腔臟器內的腹膜與腹膜腔陷凹 28

    二、女性盆腔內的腹膜分佈、形成的結構與腹膜腔陷凹 29

    三、盆腔臟器的位置與排列 31

    四、女性盆底器官的支撐 35

  第五節  盆底生理 37

    一、盆腔臟器的動力學 37

    二、膀胱、尿道的神經支配及排尿活動 37

    三、排便反射 40

    四、女性妊娠及分娩對盆底神經和肌肉的影響 41

第三章 中醫對盆底疾病的認識與理解 43

  節  中醫整體觀 43

  第二節  盆底疾病的病因病機 45

    一、男性盆底疾病的中醫病因病機 45

    二、女性盆底疾病的中醫病因病機 51

第四章  盆底影像和功能檢查 58

  節   盆底超聲檢查 58

    一、盆底超聲的應用 58

    二、前腔室異常的超聲評估 62

    三、中腔室與後腔室的超聲評估 65

  第二節   盆底影像學 70

    一、盆腔影像學檢查方法 70

    二、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71

    三、盆底肛腸疾病 73

    四、盆底瘺類疾病 74

    五、盆底婦科系統疾病 75

  第三節  盆底表面肌電、壓力檢測和盆底神經生理學檢查 78

    一、盆底功能肌電評估 78

    二、盆底肌壓力檢測 80

    三、盆底神經生理學檢查 81

  第四節 盆底肌力牛津分級系統 89

  第五節 女性POP-Q評分體系 90

  第六節   盆底動力學檢查 93

    一、尿動力學檢查 93

    二、高分辨肛管直腸測壓技術 106

  第七節 勃起功能檢測 121

    一、體格檢查 121

    二、實驗室檢查 122

    三、勃起功能及相關狀態的量表測評 122

    四、陰莖海綿體及勃起功能的器械檢查 123

第五章 盆底疾病診斷與治療 125

  節 脫垂與疝類疾病 125

    一、直腸脫垂 125

    二、直腸前突 130

    三、 盆底疝 135

    四、女性盆底器官脫垂  140

  第二節  失禁類疾病 164

    一、尿失禁 164

二、大便失禁 181

第三節  便秘  189

  第四節  慢性盆腔痛 200

    一、女性慢性盆腔痛 200

    二、男性慢性盆腔痛 208

    三、痙攣性肛門直腸痛 217

  第五節  瘺類疾病 221

    一、尿瘺 221

    二、糞瘺 228

    三、肛瘺 236

  第六節 性功能障礙 240

    一、女性性功能障礙 240

    二、男性勃起功能障礙 252

  第七節  盆底腫瘤性疾病 264

    一、前盆腔惡性腫瘤 264

    二、中盆腔良惡性腫瘤 271

    三、後盆腔良惡性腫瘤 273

第六章 盆底康復治療 279

  節  脫垂與疝類疾病 279

    一、康復評估 279

    二、傳統(中醫)康復治療技術 281

    三、患者康復教育 284

    四、手法治療 285

    五、運動鍛煉 285

    六、物理因子治療 286

    七、常用輔助器具 287

  第二節  失禁類疾病 288

    一、康復評估 288

    二、傳統(中醫)康復治療技術 292

    三、患者康復教育 295

    四、手法治療 296

    五、運動鍛煉 297

    六、物理因子治療 299

    七、常用輔助器具 299

  第三節  便秘 300

    一、康復評估 300

    二、 傳統(中醫)康復治療技術 302

    三、患者康復教育 304

    四、手法治療 305

    五、運動鍛煉 305

    六、物理因子治療 306

    七、常用輔助器具 307

  第四節   慢性盆腔痛 308

    一、康復評估 308

    二、傳統(中醫)康復治療技術 311

    三、患者康復教育 313

    四、手法治療 313

    五、運動鍛煉 314

    六、物理因子治療 315

    七、常用輔助器具 316

  第五節  瘺類疾病 317

    一、康復評估 317

    二、傳統(中醫)康復治療技術 318

    三、患者康復教育 320

    四、手法治療 321

    五、運動鍛煉 321

    六、物理因子治療 322

  第六節   性功能障礙 322

    一、康復評估 322

    二、傳統(中醫)康復治療技術 328

    三、患者康復教育 335

    四、手法治療 336

    五、運動鍛煉 338

    六、物理因子治療 339

    七、常用輔助器具 341

  第七節   盆底腫瘤性疾病 343

    一、康復評估 343

    二、傳統(中醫)康復治療技術 345

    三、患者康復教育 351

    四、手法治療 351

    五、運動鍛煉 351

    六、物理因子治療 352

    七、常用輔助器具 353

  第七章 盆底疾病心理 355

    一、盆底疾病心理病理機制 355

    二、如何對盆底疾病患者進行評估 356

    三、盆底疾病心理評估常用的方法 357

    四、盆底疾病預防性干預與心理康復 358

    五、盆底疾病心理治療中需遵循的基本原則 359

    六、盆底疾病心理治療方法 360

    七、盆底疾病心理治療的臨床應用與效果 364

第八章  盆底整形學 367

  節 生殖器解剖 367

    一、女性與男性生殖器官的主要區別 367

    二、女性外生殖器解剖 368

    三、男性外生殖器解剖 369

  第二節  女性生殖整形 370

    一、小陰唇肥大 370

    二、陰道鬆弛症 373

  第三節  男性生殖整形 378

    一、包皮過長或包莖 378

    二、 陰莖繫帶手術 381

    三、隱匿性陰莖 382

    四、蹼狀陰莖 383

    五、尿道下裂 385

第九章  盆底康復護理 390

  節 康復護理概述 390

    一、康復護理的概念 390

    二、康復護理原則 390

    三、康復護理內容 391

    四、康復護理程序 392

    五、護理人員在康復中的角色 394

  第二節 盆底康復護理 395

    一、護理人員在盆底康復中的角色 395

    二、盆底康復護理程序 396

    三、盆底康復護理的特點 396

    四、盆底康復護理內容 396

五、盆底康復護理趨勢 397

  第三節 壓力性尿失禁康復護理 398

    一、護理評估 398

    二、護理問題 398

    三、護理目標 399

    四、護理措施 399

  第四節 子宮/陰道脫垂的康復護理 404

    一、護理評估 404

    二、護理問題 404

    三、護理目標 405

    四、護理措施 405

  第五節 慢性盆腔痛/肛門會陰疼痛康復護理 408

    一、護理評估 408

    二、護理問題 410

    三、護理目標 410

    四、護理措施 410

  第六節 便秘康復護理 412

    一、護理評估 412

    二、護理診斷 413

    三、護理目標 413

    四、護理措施 413

  第七節 生殖道瘺的康復護理 415

    一、護理評估 415

    二、護理問題 416

    三、護理目標 416

    四、護理措施 417

  第八節 性功能障礙康復護理 419

    一、護理評估 419

    二、護理問題 419

    三、護理目標 420

四、護理措施 420

第十章  盆底疾病健康管理 422

  節 健康管理概述 424

    一、健康管理的概念 424 

二、健康管理髮展史 425

三、健康管理在盆底疾病防治中應用 426

  第二節 盆底疾病常用健康管理技術與方法 427 

一、建立個人盆底健康管理檔案 428

二、早期篩查盆底疾病危險因素 429

三、盆底疾病的風險評估與診斷 430

四、制定盆底疾病健康干預計劃 431

五、盆底疾病的跟踪和監測管理 432 

  第三節  盆底疾病篩查及風險評估 433

一、盆底疾病篩查可選擇的體檢項目 434

二、盆底疾病篩查可選擇的常用風險評估方法 435

第四節 盆底腫瘤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 436

一、結直腸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 437

二、宮頸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 438

第五節 盆底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 439

一、盆底慢病的診斷和治療進展 440

二、常見盆腔慢病的健康管理 441

第十一章  盆底疾病多學科診療病案分析 442

  節  婦科病案分析 442

    一、病史資料 442

    二、多學科討論分析與診療 442

    三、小結與體會 443

  第二節 泌尿科病案分析 444

一、病史資料444

    二、多學科討論分析與診療 444

    三、小結與體會 446

  第三節  肛腸科病案分析 446

    一、病史資料 446

    二、多學科討論分析與診療 447

    三、小結與體會 449

書摘插畫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盆底物理治療:從基礎到實踐】(第2版)
NT$235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