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黃埔史】(1924-1927)
【黃埔史】(1924-1927)

【黃埔史】(1924-1927)

NT$1550
已售:136

一座不足9平方公里的小島影響了一個時代


東方書院前.png

內容簡介

黃埔軍校史研究集大成之作

一座不足9平方公里的小島,影響了一個時代

編輯推薦

1.凝聚權威學者數十年心血,第一部全面系統的黃埔軍校史

2.大量珍貴一手史料,豐富的歷史細節,深度還原歷史現場的複雜性

3.論證嚴密而新見迭出,對廖仲愷被刺案、中山艦事件、布勃諾夫使團訪華等事件均有獨到見解

***

深度剖析黃埔軍校“黨權”“軍權”“政權”之爭

以一校之史而窺中國革命歷史走向、國共兩黨何以走向不同命運

內容闡釋:

1.“六一六兵變”為何促成了黃埔軍校的誕生?

2.歷史為何選中了不足9平方公里的長洲島?

3.數學僅考5分,胡宗南為何能入讀黃埔? “黃埔學生人均小學畢業”是否屬實?

4.名將輩出,黃埔軍校課程設置、教學方針方法有何特色?

5.淡水大捷、棉湖大捷、惠州攻城之役如何塑造、淬煉與顯揚了黃埔精神?

6.孫中山之死與廖仲愷被刺對黃埔軍校的演變有何影響?

7.“迎汪”事件為何是“軍權”“黨權”“政權”之爭? “迎汪抑蔣”如何演變成“汪蔣合流”?

8.蘇聯在黃埔軍校的創辦和逆向演變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9.“中山艦事件”為何是蔣介石走向最終失敗的根子?

專家推薦

全書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史料豐贍,觀點明確,筆酣墨飽,洵為黃埔軍校歷史研究之集大成者,堪稱這一專題最為厚重之作。—— 李吉奎

本書是中共黨史研究權威學者曾慶榴先生的力作。 作者充分利用中方(包括港臺)、俄方大量原始檔案、私人回憶以及官方出版品等史料,全面系統地論述了黃埔軍校在廣州長洲島的創建、發展、演變的過程,揭示其作為第一次國共合作和中國大革命運動的產物,對中國近現代歷史行程的深遠影響。 本書以校史為中心,而不囿於校史,全面展現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革命波瀾起伏、波詭雲譎的歷史畫卷。

作者簡介

曾慶榴,1945年生,中山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兼任廣東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共黨史學會會長等職務。 主要從事黃埔軍校史、中共黨史研究。 著有《廣州國民政府》《共產黨人與黃埔軍校》《國民革命與廣州》《廣州大革命史論叢》,擔任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黃埔軍校》總撰稿,參與編撰《廣東革命史辭典》,主持撰寫《中國共產黨廣東史(第一卷)》等圖書。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黃埔軍校的創建

第一章背景、醞釀與準備

第一節軍校創立的背景

第二節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訪蘇聯

第三節國民黨改組“試驗”與軍校創設案的議決

第二章陸軍軍官學校的創建

第一節國民黨一大與軍校籌委會的成立

第二節黃埔軍校的籌建

第三節蔣介石辭職事件

第四節開學典禮

第三章組織與人事

第一節組織機構

第二節前三期教職員

第三節師資來源

第四節教官團隊的特點

第四章黃埔軍校學生

第一節前三期學生

第二節生源、學歷、閱歷與社會關係

第三節“到黃埔去”

第五章共產黨員與黨的組織

第一節教職員中的共產黨員

第二節前三期學生中的共產黨員

第三節黨的組織

第四節作用與影響

第六章黃埔軍校的教育

第一節學科與術科

第二節黃埔軍校軍事教育的特點

第三節思想政治教育

第七章治校、治軍舉措

第一節“精神訓話”

第二節“連坐法”的頒佈

第三節效法曾、胡、左

第四節“以俄為師”

第二部分黃埔建軍

第八章以黃埔官生為骨幹建軍

第一節黃埔軍校校屬部隊的產生

第二節黨代表、政治部和黨部

第三節軍隊政治工作

第四節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的建立

第九章黃埔軍校與廣東戰爭

第一節平定商團之亂

第二節首次東征

第三節回師廣州

第四節第二次東征

第五節黃埔勢力之崛起

第十章孫中山、廖仲愷之死對國民黨和黃埔軍校的影響

第一節孫中山逝世與國民黨的分化

第二節廖仲愷被戕

第三節“廖案”後的汪蔣秉政

第四節孫、廖之死對黃埔軍校的影響

第十一章黃埔兩“會”之爭

第一節左、右兩翼的分化

第二節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

第三節孫文主義學會

第四節風波迭起,“調”而不和

第三部分黃埔軍校的改組

第十二章陸軍軍官學校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第一節國民黨二大與軍校改組

第二節第四期教官與學生

第三節“政治科”之創設

第四節軍事教學與訓練

第十三章軍校政治環境的變化

第一節蔣介石政治態度之變

第二節黃埔兩“會”態勢之變

第三節汪、蔣關係之變

第十四章中山艦事件

第一節二二六:蔣介石的試劍之舉

第二節三二○:重拳打在影子上

第三節聯共(布)中央政治局使團的退讓

第四節蔣介石的將錯就錯

第十五章蔣介石逼汪去職

第一節虎門之謀:對汪上綱定性

第二節四一六會議:排汪出局

第三節鮑羅廷、蔣介石之“君子協定”

第四節整理黨務案

第四部分黃埔軍校與北伐戰爭

第十六章北伐風雲

第一節北伐戰爭緣起

第二節北伐軍中的黃埔教官和學生

第三節北伐行程之“軍”“黨”關係

第十七章北伐“迎汪”運動

第一節汪的複職試探及反響

第二節廣州聯席會議與“迎汪”複職

第三節遷都之爭與“迎汪”抑蔣

第四節“黨權”與“軍權”再較量

第十八章黃埔軍校在北伐期間的擴展

第一節中共黃埔黨團的活動

第二節第五、六期教官與學生

第三節教學與教研活動

第四節武漢軍校的開辦

第五部分黃埔軍校在廣州的終結

第十九章國共合作破裂與黃埔軍校的質變

第一節風雲驟變的1927年春天

第二節黃埔軍校“清黨”——血雨腥風的日子

第三節國共合作的黃埔軍校的終結

第二十章黃埔軍校後話

第一節黃埔軍校的變遷

第二節黃埔軍人的走向

第三節綴語

史事簡表

參考文獻

後記

東方書院后.png

10001.jpg

【黃埔史】(1924-1927)
NT$155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