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托林寺紅殿壁畫研究:歷史、影像與文字】
【托林寺紅殿壁畫研究:歷史、影像與文字】

【托林寺紅殿壁畫研究:歷史、影像與文字】

NT$1499
已售:144

王瑞雷,甘肅莊浪人,藝術史博士。主要從事漢藏佛教藝術史、絲綢之路與跨喜馬拉雅地區佛教藝術交流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1693315404749954.png

详情-00.jpg详情-01.jpg详情-02.jpg详情-03.jpg详情-04.jpg详情-05.jpg详情-06.jpg详情-07.jpg详情-08.jpg详情-09.jpg详情-10.jpg详情-11.jpg详情-12.jpg详情-13.jpg详情-14.jpg详情-15.jpg详情-16.jpg详情-17.jpg详情-19.jpg详情-18.jpg详情-20.jpg

【托林寺紅殿壁畫研究:歷史、影像與文字】

內容簡介

承古爍今,托林寺是吐蕃王室後裔益西沃(Ye shes’od,947—1024)在象雄文明故地所開創的古格王國的政教中心,它不僅是古格王室參政議政和頒發詔令之所,更是藏傳佛教後弘期開啟序幕之聖地。 本書以該寺紅殿壁畫為切入點,通過對歷史、影像及所據文字的翔實考證,呈現了古格佛教藝術復興之潮、西藏地方政教變遷之景和我國多民族文化交織之維。

吉光片羽,托林寺紅殿是由古格國王赤·南喀旺布平措德(Khri nam mkha’i dbang po phun tshogs lde,1409—1481)主持重建,為現存15—16世紀古格王國佛教復興期遺留至今的最大的佛殿。 作為王室貴胄參拜禮佛的重要禮儀空間,其壁畫是昭示早期古格王國政教韜略的歷史之鏡; 其影像配寘隱現了西藏西部與衛藏地區諸教派的互動關係和政教話語。 通過剝絲抽繭地接通歷史、影像和文字所依,作者發現紅殿借古開今重構了古格早期藝術傳統,壁畫呈現了先祖益西沃與大譯師仁欽桑布(Rin chen bzang po,958—1055)於11世紀初所建立的“瑜伽上派”(Yo ga stod lugs)之傳規。 該傳規曾被後藏地區年楚河流域諸寺傳承,後經由布頓·仁欽珠(Bu ston rin chen grub,1290—1364)和薩迦派叔侄發揚光大,才得以見諸托林寺紅殿的絕世精美壁畫。

金玉珠貝,托林寺紅殿遺存的解讀關乎西藏西部文明演進的關鍵性內核,是西喜馬拉雅地區重要的歷史性紀念碑,其壁畫內容為古格王國中晚期撲朔迷離的政教歷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線索。 壁畫所據文字及影像傳承具有連續性、正統性和層累性,其影像遺存以深奧精妙的視覺語言再現了波瀾起伏的古格政教關係演變行程。 托林寺紅殿藝術以冰山一角實證了藏傳佛教是融合本土宗教實踐而形成的文化系統; 古格早期藝術傳統及其與衛藏地區在政教方面的關聯互動,豐富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歷史內涵。

作者簡介

王瑞雷,甘肅莊浪人。 現任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浙江省第七届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之江社科青年學者”。 主要從事漢藏佛教藝術史、絲綢之路與跨喜馬拉雅地區佛教藝術交流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已在藝術學、考古學、民族學、敦煌學與宗教學等領域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與國別史研究專項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課題以及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等多項。

目錄

緒論/ 001

第一節托林寺的歷史與現狀/ 001

第二節研究史回顧/ 013

一、早期調查研究/ 013

二、相關歷史研究/ 017

三、藝術史研究/ 018

四、問題點提出及紅殿壁畫價值/ 020

五、本文論題與研究方法/ 021

第三節紅殿殿堂結構、塑像、壁畫與題記/ 022

一、殿堂結構/ 022

二、塑像現狀/ 024

三、壁畫配寘/ 024

四、題記分佈/ 028

第四節托林寺紅殿的建造者及年代/ 029

一、殿堂結構與壁畫風格的非統一性/ 029

二、經堂題記中有關建殿者的資訊/ 031

三、《阿裏王統》中赤·南喀旺布平措德與拉傑尊釋迦沃/ 034

四、經堂西壁南側古格諸王肖像中的“遍知傑尊釋迦沃”/ 036

五、小結/ 041

上篇

紅殿佛堂西壁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與二弟子配十二弘化、十六羅漢、藥師八佛及三十五佛影像

第一章金剛座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的影像形成與演變/ 048

第一節漢藏史載印度菩提迦耶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048

第二節印度早期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影像演化/051

第三節唐代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與二脅侍菩薩的身份及關係/ 060

第四節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於西藏的傳入、影像配寘與演變/ 065

一、文成公主入藏與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 066

二、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在西藏後弘初期的復興與發展/ 070

第五節小結/ 087

第二章紅殿佛堂十二弘化故事與十六羅漢/089

第一節佛堂西壁十二弘化故事/089

一、佛堂十二弘化影像辨識與解讀/ 089

二、十二弘化相關文獻及佛堂十二弘化影像來源/ 101

三、古格王國早中期所傳十二弘化影像演變特徵/ 110

第二節佛堂西壁十六羅漢與居士達摩多羅/ 120

一、佛堂西壁十六羅漢影像辨識/ 121

二、西藏所傳十六羅漢與佛堂十六羅漢之關係/ 123

第三節小結/ 126

第三章紅殿佛堂藥師八佛與三十五懺悔佛/ 128

第一節佛堂西壁藥師八佛/ 128

一、西藏藥師佛傳承譜系及經典/ 128

二、佛堂藥師八佛影像辨識/ 130

第二節托林寺迦薩殿藥師佛與13-15世紀西藏阿裡地區藥師曼茶羅

影像傳承/132

一、迦薩殿與藥師佛影像概述/ 132

二、藥師如來曼茶羅影像傳承/ 135

三、13-15世紀阿裡地區藥師如來曼茶羅遺存與影像構成/ 144

第三節佛堂西壁三十五懺悔佛/ 155

一、佛堂三十五懺悔佛影像辨識/ 155

二、西藏所傳三十五懺悔佛與紅殿三十五懺悔佛影像之傳承關係/ 156

第四節釋迦牟尼佛配十二弘化、十六羅漢、三十五佛及藥師八佛

影像演變/ 162

一、降魔觸地印釋迦牟尼佛與二弟子配十二弘化、十六羅漢在西藏的形成/ 163

二、三十五懺悔佛、藥師八佛的導入與影像空間的重構/ 165

第五節小結/ 171

中篇

紅殿佛堂“瑜伽續部三部曲”之主曼茶羅金剛界、惡趣清淨、金剛薩埵曼茶羅

第一章佛堂南壁《真實攝經》之金剛界曼茶羅研究/ 175

第一節瑜伽續部三賢與《真實攝經》注釋/ 175

第二節佛堂金剛界曼茶羅配寘及影像所據文字/ 182

第三節西藏阿裡地區早期金剛界曼茶羅影像體系/ 190

第四節慶喜藏系金剛界曼茶羅在後藏地區的傳播/201

一、乃甲切木與恰姆石窟金剛界曼茶羅窟造像構成/ 201

二、薩瑪達至江孜商道沿線的金剛界曼茶羅遺存/ 206

第五節小結/ 211

第二章佛堂北壁《理趣廣經》之金剛薩埵曼茶羅研究/ 212

第一節《理趣廣經》及相關注釋/ 213

第二節佛堂金剛薩埵曼茶羅與早期注釋之關聯/ 215

一、佛堂金剛薩埵曼茶羅構成/ 215

二、早期注釋儀軌中金剛薩埵曼茶羅影像志/ 215

第三節佛堂金剛薩埵曼茶羅與早期及布頓注釋之關係/227

一、布頓與慶喜藏注釋中的金剛薩埵曼茶羅影像志/ 227

二、佛堂金剛薩埵曼茶羅所據文字溯源/ 228

第四節小結/231

第三章佛堂南北兩壁東側《惡趣清淨怛特羅》之惡趣清淨系曼茶羅研究/ 237

第一節《惡趣清淨怛特羅》及注釋/238

第二節佛堂普明大日如來與九佛頂曼茶羅/240

一、佛堂南壁東側普明大日如來曼茶羅影像構成/ 240

二、佛堂北壁東側九佛頂曼茶羅影像構成/ 247

三、普明大日如來與九佛頂曼茶羅下方12尊尊像身份/ 251

第三節11-13世紀西藏阿裡地區九佛頂曼茶羅遺存/ 253

第四節小結/260

紅殿經堂《文殊真實名經》

廣、中、略三注之主曼茶羅影像研究

第一章廣注:經堂南壁法界語自在曼茶羅研究/ 270

第一節法界語自在曼茶羅注釋傳存/ 270

第二節經堂南壁法界語自在曼茶羅構成/273

第三節經堂南壁法界語自在曼茶羅影像淵源/ 278

第四節11-13世紀阿裡地區白色法界語自在曼茶羅影像遺存/281

第五節14-15世紀後藏地區白色法界語自在曼茶羅影像傳承/289

第六節小結1292

第二章中注:經堂北壁文殊具密攝部族與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茶羅研究/ 294

第一節嬉金剛與《文殊真實名經》具密注釋/ 295

第二節文殊具密攝部族與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茶羅影像源流/ 297

第三節經堂文殊具密攝部族與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茶羅結構及影像配寘/ 299

一、文殊具密攝部族和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茶羅建壇結構/ 299

二、六智慧輪的建立與本初佛及文殊智慧薩埵的觀想次第/301

三、文殊具密攝部族和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茶羅影像配寘/ 303

第四節經堂文殊具密攝部族與具功德生處攝部族曼茶羅影像來源/311

第五節小結/ 313

第三章小注:經堂東壁文殊小虛空無垢攝部族與幻化網攝部族曼茶羅研究/ 316

第一節文殊小虛空無垢攝部族和幻化網攝部族曼茶羅影像源流/317

第二節經堂文殊小虛空無垢攝部族與幻化網攝部族曼茶羅結構及影像

配寘/ 318

一、文殊小虛空無垢攝部族與幻化網攝部族曼茶羅的建壇結構/ 319

二、智慧輪的建立與本初佛及文殊智慧薩埵的觀想次第/ 321

三、文殊小虛空無垢攝部族和幻化網攝部族曼茶羅的影像配寘/326

第三節小結/337

結語/ 339

一、紅殿初建與重建/ 339

二、壁畫內容、文字依據與主題/ 340

三、薩迦抑或俄爾教法與紅殿壁畫之關係/ 341

四、承前啟後與歷史回流/ 344

資料篇/ 347

附錄篇/ 401

圖版來源/ 419

後記/ 433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托林寺紅殿壁畫研究:歷史、影像與文字】
NT$1499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