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中東國家史:610 -2000】(7册)
【中東國家史:610 -2000】(7册)
【中東國家史:610 -2000】(7册)
【中東國家史:610 -2000】(7册)

【中東國家史:610 -2000】(7册)

NT$2399
已售:154

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起源


東方書院前.png

10004.jpg

10003.jpg

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起源】(此本斷貨)

內容簡介

伊斯蘭脫胎於阿拉伯半島瀕臨崩潰的野蠻秩序,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創立的溫麥可謂伊斯蘭國家的原生形態,法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和教俗合一的政治體制構成傳統時代伊斯蘭的顯著特徵。 伴隨著的誕生。 阿拉伯人悄然崛起於仿佛被喧囂的文明社會所遺忘的角落,進而在神聖的旗幟下走出貧瘠的家園,作為嶄新的統治民族登上中東的歷史舞臺。

《阿拉伯伊斯蘭的起源(610-2000)/中東國家史》由哈全安著。

作者簡介

哈全安,回族。 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市政協,中國中東學會理事。 長期從事中東歷史及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獨立承擔和完成和研究專案多項,入選首批“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和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一層次,2006年獲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所著《中東的現代化曆程》於2008年獲天津市社會科學成果獎; 《中東史(610-2000年)》獲得第四届“中華出版品獎”提名獎、第三届“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獎、第十届天津市圖書獎。

目錄

中東史概述

前言

章阿拉伯人的古代歷史

一、阿拉伯半島與阿拉伯人

二、古代阿拉伯人的文明雛形

三、查希裏葉時代

四、“阿拉伯人的日子”

五、麥加與古萊西部落

六、前伊斯蘭時代阿拉伯人的習俗

第二章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

一、先知穆罕默德的早年經歷

二、麥加時期的啟示

三、的皈依與古萊西人的抵制

四、麥加時期的社會性質

第三章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

一、徙志

二、聖戰

三、伊斯蘭文明的初步確立

附錄:伊斯蘭傳統文明的基本特徵

一、教俗合一的形態

二、所有制的土地制度

三、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的社會對立

本書引用的參考文獻

索引

------------------------------------

哈裡發國家史

編輯推薦

中東地區,是現在世界政治、經濟、社會等錯綜複雜關係的一個重要聚焦點。 大國關係、地區安全、民族宗教衝突乃至各種文明的激蕩碰撞,都在這個地區充分展示與體現。 應當說,現時的各種體現是在深厚的歷史積澱上表達出來的。 人類文明發展史是一個大歷史行程,各種歷史力量運動其間,各種正能量與負能量也在其間此消彼長。 要充分瞭解中東地區的這些歷史積澱,必須要有對這個地區的歷史、社會、文化、民族、宗教等問題的盡可能完整的瞭解。

內容簡介

《中東國家史(610-2000)》叢書按照國別史的研究管道,對中東地區的主要國家進行了系統詳盡的研究與敘述。 本套書分為8卷,分別是1. 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起源; 2.奧斯曼帝國史; 3.土耳其史; 4.伊朗史; 5.埃及史; 6.“肥沃的新月地帶”諸國史; 7.阿拉伯半島諸國史; 8.哈裡發國家史。

目錄

第一章麥地那哈裡發國家

一、阿布·伯克爾即位

二、“裏達”的平息

三、麥地那哈裡發國家的擴張:背景分析

四、麥地那哈裡發國家的擴張:戰爭行程

五、麥地那哈裡發國家的擴張:區域差异

六、政權結構與政治格局

七、共和政體的危機

八、最初的內戰

第二章倭馬亞王朝

一、穆阿威葉的統治

二、內戰再起

三、君主制的加强

四、新的征服

五、阿拔斯派的興起

六、衝突與危機

七、來自呼羅珊的黑色旗幟——阿拔斯人的起義

第三章阿拔斯王朝

一、政權的鞏固

二、走向鼎盛

三、哈倫盛世

四、內戰與秩序的重建

五、阿拔斯王朝前期的集權政治

六、哈裡發權力的衰微

七、伊斯蘭世界的分裂:自然環境與社會背景

八、西班牙與馬格裡布諸王朝

九、埃及的嬗變

十、東部的分裂

十一、白益王公的統治

十二、庫爾德人與貝都因人

十三、塞爾柱人稱雄西亞

十四、阿拔斯王朝的傾覆

第四章哈裡發國家的經濟制度與經濟生活

一、地權與賦稅

二、地產與農民

三、農作區域與農業生產

四、手工業

五、商業

六、都市

第五章哈裡發國家的社會結構與社會生活

一、阿拉伯人的遷徙

二、倭馬亞時代的社會交往

三、阿薩比葉現象

四、麥瓦利

五、阿拔斯時代的穆斯林社會

六、吉瑪人

七、奴隸

八、時尚與習俗

第六章伊斯蘭教的發展

一、哈瓦立及派的興衰

二、什葉派的演變

三、遜尼派思想體系的確立

四、正統伊斯蘭教的宗教政治理論

五、蘇非主義的禁欲傾向與神秘色彩

六、伊斯蘭教的法學流派

第七章伊斯蘭世界的文化成就

一、伊斯蘭文化演進的社會氛圍

二、文學

三、藝術

四、歷史學

五、哲學

六、自然科學

本書引用的參考文獻

------------------------------------

阿拉伯半島諸國史

內容簡介

阿拉伯半島是阿拉伯人的故鄉,“阿拉伯”一詞本意為沙漠,在半島荒漠中興起的麥加和麥地那,照耀著“兩洋三洲五海”世界的古老大地。 阿拉伯半島作為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在先知穆罕默德和麥地那哈裡發時代出現過歷史的輝煌,其後一度處於相對停滯狀態,20世紀,半島諸國經歷了民族國家獨立和現代化的歷史行程。

目錄

前言

第一章阿拉伯半島的古代歷史

一、阿拉伯半島與阿拉伯人

二、古代阿拉伯人的文明雛形

三、查希裏葉時代

四、“阿拉伯人的日子”

五、麥加與古萊西部落

六、前伊斯蘭時代阿拉伯人的宗教習俗

第二章伊斯蘭文明的誕生與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一、伊斯蘭教的傳佈

二、伊斯蘭國家的建立

三、伊斯蘭文明的初步確立

四、裏達的平息與阿拉伯半島的統一

第三章沙烏地阿拉伯史

一、瓦哈蔔教派運動與早期沙特國家

二、沙特王國的興起

三、石油時代沙烏地阿拉伯經濟社會的發展

四、石油時代沙烏地阿拉伯的政治制度

第四章葉門史

一、北葉門

二、南葉門

三、葉門的統一

四、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

第五章海灣諸國史

一、海灣地區的歷史沿革

二、君主制的國家制度與群眾政治的崛起

三、石油時代經濟社會的發展

本書引用的參考文獻

索引

------------------------------------

“肥沃的新月地帶”諸國史

《中東國家史(610-2000年)·“肥沃的新月地帶”諸國史》是一部關於中東地區歷史文化的國別史學術專著,是天津市“三大出版工程”中的品牌書工程項目。 本書闡述了“肥沃的新月地帶”國家:敘利亞、黎巴嫩、約旦等,其歷史變遷非常複雜,其宗教與文化發展也極具特色。

目錄

前言

第一章伊拉克史

一、伊拉克王國的建立

二、君主制時代的國家與政黨

三、伊拉克共和國的誕生

四、復興黨政權的興起

五、薩達姆政權的內外政策

六、海灣戰爭後的國際制裁與國內局勢

七、經濟與社會的進步

第二章敘利亞史

一、敘利亞共和國的誕生

二、議會民主制框架下的多黨政治

三、復興黨政權的建立與阿塞德時代的內外政策

四、經濟與社會的進步

第三章黎巴嫩史

一、黎巴嫩共和國的興起

二、戰後黎巴嫩共和國的政治走向

三、經濟與社會的進步

第四章約旦史

一、約旦雜湊姆王國的形成

二、侯賽因國王的統治

三、經濟與社會的進步

第五章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史

一、1948年中東戰爭前的巴勒斯坦

二、巴勒斯坦解放運動

三、以色列的政黨政治與議會選舉

四、以色列的社會結構與經濟生活

五、中東和平進程

本書引用的參考文獻

索引

------------------------------------

奧斯曼帝國史

目錄

中東國家史概述

前言

第一章奧斯曼帝國的崛起

一、從伊斯蘭教傳入中亞到塞爾柱突厥蘇丹國

二、從蒙古西征到奧斯曼國家的興起

三、奧斯曼國家的擴張

四、奧斯曼國家的政治與宗教

五、奧斯曼帝國的社會與經濟

第二章奧斯曼帝國黃金時代的結束

一、蘇丹權力的式微

二、包稅制的興起

三、商路轉移與價格革命

四、對外戰爭的敗績

第三章自上而下的新政舉措與憲政運動

一、塞裏姆三世與馬哈茂德二世的新政舉措

二、花廳禦詔與坦澤馬特時代的改革

三、憲政運動

第四章傳統經濟社會秩序的衰落

一、1800年前後奧斯曼帝國的經濟社會結構

二、西方列强的貿易擴張

三、市場化行程的啟動

四、智力的覺醒

第五章從青年土耳其黨革命到奧斯曼帝國的滅亡

一、青年土耳其黨革命

二、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附錄一:伊斯蘭傳統文明的基本特徵

一、教俗合一的國家形態

二、國家所有制的土地制度

三、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的社會對立

附錄二:中東現代化行程的歷史軌跡

一、教俗合一的國家形態

二、中東現代化行程的啟動

三、現代民族國家的興起與絕對主義的現代化模式

四、工業化的演進趨勢

五、地權的演變與鄉村農業的發展

六、社會生活的變遷

七、憲政制度與民主化行程

八、世俗主義與伊斯蘭主義

本書引用的參考文獻

索引

------------------------------------

伊朗史


目錄

前言

第一章波斯的復興

一、哈裡發國家統治下的伊朗

二、薩法維王朝的嬗變

三、君主政治與教俗關係

四、社會結構與經濟生活

第二章愷伽王朝時代伊朗傳統秩序的衰落

一、王權的式微與教俗關係的演變

二、西方的衝擊與伊朗傳統經濟社會秩序的衰落

三、19世紀的新政舉措與憲政思想的萌生

四、社會矛盾與憲政運動

第三章禮薩汗時代伊朗的現代化實踐

一、巴列維王朝的建立

二、禮薩汗當政期間的統治政策與改革舉措

三、工業化進程的啟動與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四章巴列維國王的統治與伊朗現代化的長足進步

一、極權政治的重建

二、白色革命

三、白色革命後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四、“發展的獨裁模式”

第五章伊斯蘭革命與伊朗現代化的歷史走向

一、伊斯蘭革命的起源

二、巴列維王朝的覆滅與法基赫制度的建立

三、教法學家的統治與伊朗現代化的歷史走向

本書引用的參考文獻

索引

------------------------------------

土耳其史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奧斯曼帝國的變遷

一、奧斯曼帝國的興起

二、奧斯曼帝國的統治

三、改革與革命

第二章土耳其共和國的興起與凱末爾主義的現代化實踐

一、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與凱末爾時代的政黨政治

二、凱末爾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三、凱末爾時代工業化進程的啟動

四、農業的緩慢發展與土地改革的初步舉措

第三章戰後土耳其共和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一、農業的進步

二、鄉村社會與土地改革

三、工業化的長足進步

四、產業結構的轉變與城市化的發展趨勢

第四章戰後土耳其共和國的政黨政治與政治走向

一、一黨制時代的結束

二、多黨制的政治實踐

三、伊斯蘭主義的復興

------------------------------------

埃及史

目錄

中東國家史概述

前言”

第一章中世紀的埃及

一、阿拉伯人征服埃及

二、土倫王朝與伊赫希德王朝

三、法蒂瑪王朝

四、阿尤布王朝與馬木路克王朝

第二章現代化行程的啟動

一、穆罕默德·阿裏家族政權的建立與新政舉措

二、傳統經濟秩序的衰落與社會結構的變遷

三、西方勢力的滲透與英國的殖民統治

四、智力的覺醒與現代政治思想的萌生

五、憲政運動

第三章自由主義時代的經濟生活與政治秩序

一、經濟社會秩序的延續與變動

二、憲政制度與議會框架內的政黨政治

三、政治生活的激進化與極端主義的氾濫

第四章納賽爾主義的現代化模式

一、納塞政權的建立

二、從埃及民族主義到阿拉伯民族主義

三、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戰畧與工業化的長足進步

四、土地改革與鄉村社會的變遷

五、極權主義的政治模式

第五章沙達特與穆巴拉克時代埃及現代化的歷史走向

一、沙達特時代的糾偏運動與新政舉措

二、沙達特時代政黨制度的演變

三、穆巴拉克時代的民主化實踐與經濟政策的調整

四、穆斯林兄弟會的重新崛起與宗教政治的挑戰

本書引用的參考文獻

索引

東方書院后.png

10001.jpg

【中東國家史:610 -2000】(7册)
NT$2399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